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促进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

来源: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 发布时间:2024-06-12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促进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

九三学社界  季小军


建筑业是南通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目前,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4家,累计斩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120多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达到21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房地产业萎靡和世纪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放缓,面临着巨大风险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和盈利能力下滑

我市建筑企业高度依赖房地产业,近年来房地产业的不景气传导波及我市多家建筑企业,导致企业新增项目减少,资金流吃紧,一些建筑业企业资金链出现危机。

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本土建筑企业低价竞争,诸多国企和央企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建筑项目本来已经是僧多粥少,导致建筑企业的经营利润下降,势必影响企业的业绩增长和从业人员的收入。

三、“南通铁军”后继乏人

传统建筑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差、体力劳动强度大,对人员的健康条件和身体状况要求较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当前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建筑工人队伍呈现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青黄不接困境。

为巩固提升“南通铁军”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南通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巩固建筑支柱产业地位,增强行业吸引力

从长远考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探索新的产业模式。例如,组建国企和民企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当地建筑企业抱团取暖,集中优势力量,便于争取大型项目和优质项目的机会;牵头当地金融机构、司法机构,加强与建筑行业、企业的合作;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二、改善从业环境和待遇,多渠道吸纳从业人员

建议加快出台相应政策,推动企业重视并加强建筑工人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继续推进并落实在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的相关减税降费政策,以及职业培训、考核评价补贴等政策;劳动监察部门加大对企业用工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求与从业人员签署劳动用工协议,严格推行并落实建筑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政策,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确保所有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的同时,都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联合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用好建筑领域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政策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

建议政府部门及其行业协会加大对建筑劳务企业用工的约束和引导,对劳务企业资质、人员素质、运行过程、履约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开展信誉评级。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增加劳动力供给,使劳动力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确保劳务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为建筑从业工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土年轻人加入建筑行业队伍。

三、实行建筑工人队伍专业化管理,大力培养建筑技工

建议建筑主管部门与人社部门进一步形成明确的分工和合作机制,将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落到实处。从解决实际存在问题出发,因地制宜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探索产业工人队伍培育新模式,政府牵头组织行业企业、学校建立现代化建筑业产业学院,为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培育搭建平台。改革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围绕企业对工人队伍的需要开设专业,吸纳有经验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为学校客座教师或培训讲师,根据企业需求开设定向培养班,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从业人员。

四、推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人队伍素质

智能施工、BIM技术、装配式施工和建筑机器人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议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建筑企业积极探索最新前沿领域,加快由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方向协同发展;特别是加快建筑机器人应用,改变传统建筑业建安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生产效率低的状况。推动有关高校组建研究机构,将建造过程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工人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完成建筑“工厂化”转变,提高南通市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含金量,为南通市“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提供科技支撑。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兴职业(工种)建筑工人培养,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培养信息时代高技术工人队伍,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发言人系通州区金新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