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地的建议

来源: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 发布时间:2024-03-11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地的建议

教育界  何忠锋


职业教育作为统筹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连接点,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扎实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次获评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设区市,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虽然我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够匹配。各职业院校均不同程度存在实训设备短缺老化问题,无法支撑学生入职前针对岗位要求进行足够时长的高效练习。由于实训不够,一些企业反映职业院校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差,导致我市重点行业、产业的技能型人才仍然需要从外地引进。二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够匹配。虽然目前我市一些职业院校已与相关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但总体来看,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性不高,意向型合作多,实质性的订单招生、培养、就业所占比重低。三是品牌特色与城市能级不够匹配。我市高职院校数量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南京17、苏州17、无锡10、常州8、南通6),虽然建成国家级高水平高职专业3个,但高水平高职学校暂未实现“零的突破”,高职园区建设在省内相对滞后。

为此,建议:

一、注重“三通”发展,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职业教育要改变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关键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推动纵向贯通发展。要打破制约学生成长的“天花板”,构建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职业本科的培养通道,扎实推进中职“双优计划”、高职“双高计划”,推动省优秀中职学校、省级中职优质专业建设。二是推动横向融通发展。要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普融通。要打破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机制壁垒,推动互认学习成果,切实缓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焦虑。三是推动外部联通发展。要统筹好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训,做到育训并举。职业院校办学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把社会培训作为新的增长点和服务区,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好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重点人群就业能力。

二、突出三个面向,着力增创产教融合新优势

紧紧围绕发展需求,推动职教与产业同部署、同推进、同升级。面向产业,增强专业匹配性。要紧盯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5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一批紧缺专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专业,助力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面向企业,推动合作双向化。要加快“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步伐,探索更多市场化合作模式,包括联合办专业、办二级学院、共建实训基地等,以“订单式”“委托式”培养,提升产教融合的精准度和实效性。面向就业,提供优质供给度。2022年,在通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通就业率为41%,与南京、苏锡常等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真正落实院校评先评优、经费拨款、政策支持等与留通就业率相挂钩,通过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品质提供更多优质就业供给。

三、健全三项机制,着力形成多元保障新局面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大统筹各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关于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我省明确中职学校生均财政公用经费达到当地普通高中的1.5倍,高水平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定额标准与普通本科同等水平,要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社会力量捐资出资举办职业教育。健全师资保障机制。推进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互聘兼职的职教队伍建设改革,既要把教师放到生产一线去锻炼培养,也要从生产一线挖掘优秀教师,让工艺大师、技能大师也能成为教学名师。健全科学评价机制。要改进评价标准,坚持把技术操作能力、劳动价值创造能力、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作为核心评价指标。要通过加强考核,确保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同等享受相关人才激励政策,职业院校学生在落户、就业、职称评审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发言人系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