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加快推进南通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来源: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 发布时间:2024-10-28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加快推进南通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民进界  宗序亚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南通1982年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7年、比江苏提早4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南通老龄化率达30.01%,截至2023年6月,这一比例已上升为32.75%。积极开发利用银龄人力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且有利于提高银龄人员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通银龄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存在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银龄人员到了退休年龄就应该安度晚年、老有所乐,甚至认为当前青年人就业都存在一定困难,提倡银龄人员再就业会抢占青年人的“饭碗”,加剧年轻人就业难的问题。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2.缺乏统筹管理。银龄人力资源开发涉及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教育局、老干部局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作用,但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老有所为”工作缺少统筹协调,甚至出现权责不清、互相推诿等问题,增加了银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难度。

3.权益难以保障。现有的政策法律法规不能完全确保银龄人员再就业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退休后再进入劳动市场,劳动关系就会转化为劳务关系,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工伤保险条例》有年龄限制,企业不再为老人缴纳工伤保险费,不仅难以保障就业老人的权益,而且用人单位还会因为风险较大而不愿意聘用银龄人员。此外,银龄人员就业创业不能获得就业补贴、创业资金、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直接影响了银龄人员就业的积极性。

4.缺乏有效信息。目前我市还没有专门部门和机构负责管理银龄人员就业市场,也没有建立银龄人员就业服务平台和资讯渠道。老年人寻找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熟人介绍等渠道。有就业意愿的银龄人员与合适岗位之间存在信息差,难以做到人岗匹配。

5.教育供给不足。目前我市银龄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技能整体偏低。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市60岁老人群体接受过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占比不到4%,还有超过10%的群体未上过学。现有的老年教育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主要以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内容为主,缺乏针对银龄人员再就业的职业培训课程,从而导致大批银龄人员缺乏再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二、加快南通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更新思想观念,创造良好环境。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改变“老而无用”“老而无为”的传统观念,消除银龄人员“挤压”青年就业岗位的错误认识,消除对银龄人员就业的年龄歧视,形成有利于促进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氛围。

2.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服务管理。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建立银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机构,挂靠人社部门,其职责是编制银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统筹推进银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教育局、老干部局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协助完成相关工作,确保各部门协调联动,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

3.完善政策法规,保护就业权利。一是在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出台促进银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政策,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尚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老龄劳动者,以及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银龄劳动者,明确将其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认定为劳动关系,并鼓励双方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在录用和解雇、获得劳动报酬、职业病防治、最低工资保障、工伤保险等方面给予老龄员工与其他年龄群体同等的保障。二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雇佣老龄员工的企业适当给予税收减免,增强企业的用人积极性。三是出台银龄人员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低息贷款、创业基金、税收减免等,扶持和帮助银龄人员自主创业。

4.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一网一库一中心”的方式构建银龄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一是建立银龄人力资源网站,为有继续就业和参与公益活动意愿的银龄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岗位资讯等信息。二是建立银龄人力资源信息库,收集银龄人员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主要信息,以便用人单位选择和聘用。三是建立银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银龄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政策解读、权利维护、上岗指导、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服务。日本“银发人才中心”的做法值得借鉴。

5.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一是强化老年大学的职业培训功能,引入技能性教育和培训内容,增加文化传播、休闲旅游、直播带货、医疗保健、家庭照护、心理疏导等领域课程。二是借鉴美国的老年教育模式,以居委会或村委会为依托,创办社区老年大学,为银龄人员就业增技赋能。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向银龄人员开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发言人系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