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以“港产城”联动发展助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

来源: 经科委 发布时间:2024-06-27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以“港产城”联动发展助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

农工党南通市委员会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这是省委深入落实国家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南通正在加快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港产城”联动发展将成为助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市围绕港产城联动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江海港口资源整合和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同时,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对港口、临港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明显增强。但是,“港产城”联动发展仍然面临港口集聚集约不足、港城对港口、临港产业支撑不强、跨区域融合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现代化港口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一是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相关省市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的合作,有序推进“智慧零碳”港口建设,实现智慧绿色港口与绿色城市的有效对接。推进“数字孪生港口”建设,探索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建设中的应用。二是提升港口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拓展远洋航线和陆海铁联运网络,进一步提升南通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铁、海公、公铁等多式联运,推动城市交通体系与港口货物集疏运体系有效衔接、高效运转。三是加快港口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在航运、物流、商贸和中介服务等领域推动港口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智改数转”,依托技术、信息、资金优势促进提升整体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

二、以产业协同创新高地引领港产城融合。一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顶层布局力度,瞄准未来数字、未来空间、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健康等五大方向以及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等十个细分领域,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厚植未来发展新优势。二是强化产业协同创新。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科创企业、人才引培和产学研跨江合作,加快建设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北翼副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打响“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三是深化合作园区建设。加强与上海、苏南地区合作,深化共建一批创新活跃、绿色低碳、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优化“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发展模式,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南通”新样本。

三、以培育城市创新文化促进港产城融合。一是探索江海文化与创新文化的有机结合。南通的江海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崇文重教、开拓创新”的特质,应在传承弘扬江海文化的基础上,提倡“包容汇通、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探索建立创新容错机制,使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愿望和创新活动都得到尊重与支持。二是实施创新文化培育工程。制定长期愿景与行动规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实施“文化创新载体、文化创意平台、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在城市景观和网络宣传等领域,融汇展现城市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文化的提升和凝聚。三是培育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将培育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放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位置,加强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重视发掘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广大企业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张謇先生为楷模,弘扬企业家精神,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南通涌现出更多张謇式企业家。

(发言人:冯俊,系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