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加快我市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建议
特邀界 李春旺
传统纺织产业是我市最具识别度和标志性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2022年,虽然受市场需求收缩、疫情反复延宕、综合成本攀升等不利影响,但仍然实现逆势增长,全市1411家规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同比增长6.8%。2023年1—10月,1463家规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27亿元,同比增长18.7%,利润总额76.5亿元,同比增长14.1%。
近年来,全市传统纺织产业形成了许多产业亮点。一是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为推进转型树了标杆。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2家,大生集团智慧纺织工厂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搭建了一批研发平台,为科技赋能提供了支撑。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省级研发平台近百个。三是打造成一批知名品牌,为开拓市场赢得了先机。仅以海安为例,“鑫缘”“双弘”“海林”“双钱”“文凤”等国家、省驰名商标、品牌不断涌现,鑫缘丝绸获评中国质量提名奖。四是建设了一批专业园区,为集聚发展提供了载体。通州湾现代纺织产业园、如东生命防护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专业园区相继建成,海安、海门、通州获得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县(市、区)称号。
虽然我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一些差距。一是中小纺织企业产品单一。全市面广量大的中小纺织企业产业链短,缺少上下游产品,产品大都处在价值链中低端。二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部分纺织企业土地用而不足、或部分厂房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三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部分纺织企业与高校院所联系不紧密,缺少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的必要投入和战略眼光。四是部分企业缺乏发展信心。一些企业负责人存在观望等待思想,“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扩大产能与提升质态”同步发力促转型
1.择优培育一批骨干纺织企业。优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纺织企业,通过智改数转、高位嫁接、兼并重组、上市接力等措施,择优梯度培育,使更多的纺织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在产品研发、技术合作、销售渠道等方面引领带动中小纺织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2.推动纺织企业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推动我市纺织“链主”企业通过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拉长产业链,运用并购、参股等方式重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力促强链补链延链,推动“链主”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3.抬高招引项目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招引项目质量论证体系,提高落地门槛,杜绝高耗低效纺织项目落户。细化招商方向,全力招引单体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比较效益处于产业链供应链高端的功能性面料项目。
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梳理我市纺织产业“卡脖子”技术清单,帮助相关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结成创新联合体,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设计、新品研发等能力。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研发平台作用,促进中小纺织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开发、实现共赢。
二、坚持“分类施策与要素倒逼”双轮驱动促转型
1.推动企业“腾笼换鸟”。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综合运用增资技改、协议收回、兼并重组、司法处置等形式盘活闲置土地、厂房,为促转型提供空间、上项目保证用地、配套补链腾出厂房。
2.强化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将纺织企业全部纳入市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平台管理,科学设置产出、用地、耗能、排污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企业运行情况。在绩效评价运用上,要突出“实”的标准,确保数据采集真实客观;要明确“进”的方向,运用监测结果,及时为企业提出改进努力的办法;要形成“汰”的压力,对于少数高耗低效、长期得不到整改的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淘汰出局。
3.实施生产要素配置倒逼驱动。一方面要加大对县(市、区)工业整体上降本增效的年度考核,奖罚并举,倒逼县(市、区)在招引好项目上功夫;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对高耗低效企业限供,倒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亩均效益。运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
三、坚持“激励引导与强化服务”聚合赋能促转型
1.正确看待传统纺织产业的地位和前程。坚决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传统纺织产业,更不能把其当作落后产能一退了之。要看到传统纺织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营收、利润等指标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在提供就业岗位、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传统纺织产业仍是理应坚守的“基本盘、老家底”。
2.引导企业家提升发展理念。强化思想引导,使企业家明确转型的方向、增强转型的动力、掌握转型的方法。引导企业树立“零地增长”的理念,面对土地紧约束,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树立产业链“上下游”就在厂房“上下楼”的理念,用好闲置厂房,抓住新机遇、打好主动仗;树立“以恒心办恒业”的理念,克服暂时困难,坚持深耕主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3.全方位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市、县(市、区)职能部门要把提升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在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奖补政策、引进培养人才、信用贷款支持、联系高校院所、帮助招工引劳等方面多做“加法”;在缩减审批程序、规范中介服务、压减各类检查方面多做“减法”;在国家、省、市级产品品牌申报、资格认证、荣誉评比中,带领企业“跑部跑省”等方面多做“乘法”。
(发言人系海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