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研究

来源: 农业农村委 发布时间:2024-11-27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研究

科技和科协界委员  陈玉冬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既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南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加强南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一、南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2022年,南通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其中,粮食总产量341.0万吨。同比增长0.3%;牛羊禽肉产量38.2万吨,同比增长0.1%;水产品总产量82.0万吨(不含远洋捕捞),同比增长3.7%。

近几年,南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定向好。2021年南通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南通市一手抓农产品生产源头管控,一手抓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2023年8月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1.74%,市级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36%。

1.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保持稳定。2021-2022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2023年2-5月,农产品样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1%及以上。

2.重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变化不一。畜禽产品合格率最高,基本稳定在99%左右;禽蛋的抽检合格率相比较而言在高合格率里偏低,但是呈现上升趋势;蔬菜抽检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7%以上;水果抽检合格率保持上升态势;水产品抽检合格率最低,也是所有重要农产品里问题最大的,问题关键在于小型养殖场和捕捞的水产品,特别是日本核污水排放后,海洋养殖和捕捞产品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

二、南通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经营者缺乏第一责任人意识。生产环节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加工环节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加工处理;销售环节销售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和不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这些都跟经营者的主观意识有关。

2.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各级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机制缺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级政府和部门分工明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生产和流通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由此很容易产生监管模糊地带,出现监管真空问题。

3.消费者举报未在监管中起到重要作用。要采取奖励激励手段激发群众检举揭发质量违法行为,并加强对检举人的保护。通过提高消费者参与度,有效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促进政府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南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影响因素

(一)生产经营者角度

1.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不足。农产品生产者文化程度不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更注重产量和自身利益。

2.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药物现象。农药是有毒物质,农药使用过量严重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

(二)政府监管角度

1.政府监管政策与经费不足。监管政策和法规数量匮乏,执法依据不足;在生产领域没有形成系统、动态监管;因为监管成本问题,监管很少涉及流通领域。

2.监管人员数量少和专业文化程度低。监管力量远远达不到有效监管的要求。人才资源有限做不到全面、系统监管。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没有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方法。

(三)社会消费者角度

1.消费者“价格敏感型”偏好多。受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价格敏感型”顾客偏多;消费者缺少消费知识,对标准认证的概念不明确;愿意支付认证农产品溢价的比例低。

2.消费者参与度不高。63.59%的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了解;78.26%的消费者维权意识差;在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时,没有发票。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

1.设置合理的监管机构。美国监管机构健全,极大提升监管效率。美国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包含: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机构(EPA)、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三机构各司其职,对自身产业链条作出明确规定。

2.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且完善。在制定法律法规过程中,包含农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不仅具有科学性与严谨性,还通过危险性分析重视其预防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涵盖各种农产品与食品。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工作效果显著。投入大量资金,重视科技,挑选高素质人才从事前沿信息工作。建设过程公开透明,不断完善信息体系。

(二)日本

1.备受重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注重立法,编纂《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法》等,对农产品卫生检验检疫严格要求;指导制定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提高检验检测技术能力;以消费者安全为重;规定各部门职责,落实监督管理。

2.健全的农产品标准、认证体系。日本农林标准(JAS)是日本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认证机构只有在经过农林水产省大臣申请并通过资质认证审批之后,才能开始JAS的认证工作。认证组织要通过每年的年审检查,被认证机构要每年定期汇报JAS标识的年度使用记录。

(三)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启示

1.监管机构权责明确。南通应借鉴美国和日本在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和建立检验检测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原基础上统一和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协调统一、权责明确、监管效率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机制。

2.设置灵活的管理办法。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发挥企业、行业自律, 提高公民的监督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与指导作用,建立竞争机制;加强惩戒力度,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3.健全标准化体系。借鉴日本在农业标准化实施上的经验,研究开发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产品化肥农药使用,从各个生产源头环节上进行全程专项检测,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提出严苛要求。

五、南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路径

(一)生产管理环节加强源头管控

1.强化生产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业务培训与交流,提高种植养殖户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将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和各环节中的责任细致落实到生产者、经营者,推动种植养殖环节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2.强化农药使用的监管力度。制定下发有针对性的农业用药标准,加强农药应用标准和使用指南的推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滥用农药的行为。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物资、生产、流通、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管理可追溯体系。

(二)监督管理环节落实靶向监管

1.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和加大经费支持。健全惩罚性措施,提升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以立法形式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健全法律监管体系,避免出现监管空白。重视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以及人员培训的财政预算,把监管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支出列表。在财政预算上向农产品质量监管适当倾斜,保证经费充足。

2.完善人员招录制度和加强监管培训。提前制定编制人员招录计划,明确招录标准,确保编制人员充足。通过公开招聘和推荐选拔等多种形式吸引人才。增加专项监管员和农产品检测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培训选拔人才,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部门奖惩机制、提升监管人员薪资待遇。设立村级监管机构,为基层监管专项、兼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薪资待遇。农产品生产与农业技术干部业绩挂钩,定期深入种植区,做好指导与监督工作。加强执法责任制,依据产地划分农产品,加强监管力度。

(三)消费管理环节提升消费水平

1.提升消费者认知水平。消费者要通过书本、网络、期刊等途径主动接收农产品标识、生产技术、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知识,主动接受专业的知识教育和培训。消费者应密切关注各类农产品质量事件,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辨识能力。

2.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消费者主动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文件,提高自身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的法律意识。政府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和实施消费者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全民监督体系。

(发言人系民革江苏省委常委兼理论学习专委会副主任、民革南通总支委员会主委、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南通分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