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应对气候变化 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 环资城建委 发布时间:2021-09-13 字体:[ ]

应对气候变化  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妇联界   杨  艳

医卫界   钮  曦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峰会上明确:“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强省与碳排放大省将承担更多的刚性碳减排义务。在此背景下,我市应加大相关工作力度。

一、基本情况

减排温室气体是延缓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CO2在排放温室气体总量中占比超过80%,应对气候变化之首要在CO2减排。“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度达到历史最大值后平稳下降,或进入“平台期”再平稳下降。“碳中和”是在CO2排放大幅下降基础上,通过生态汇碳、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措施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最终实现“零排放”。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碳排放达峰的核心路径是“一控一增一减”: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非化石能源供给,持续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如进一步实现碳中和,则需能源系统深度脱碳,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

“十三五”以来,我市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量为0.47吨/万元,较2015年下降23.2%,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下降20.5%的目标。CO2排放总量4057.53万吨,较2015年提升3.0%。2019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2.39%以上,列全省第二。

二、面临的困难

尽管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市要在2024年实现碳达峰,形势仍较为严峻,具体体现在:

1.从工作基础看。“十三五”期间,省内南京、苏州、常州、镇江、淮安等5个城市以低碳城市试点为抓手,积极推进碳排放研究和控制,明确了碳达峰目标。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省厅年度评估中完成情况较好,但碳达峰相关研究尚未开展,相关调查和统计机制并未建立,总体上存在家底不清,路径不明情况。

2.从经济发展看。我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全市经济结构仍以工业为主,2019年二产占比进一步提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尚未脱钩,GDP与碳排放在一定时期还呈正相关。

3.从产业布局看。新建高能耗项目对碳排放总量影响大,为达峰目标的实现带来不确定性。“十四五”期间,我市计划新建南钢集团年产800~1000万吨精品钢项目、中天钢铁年产800万吨精品钢项目、华能国际745兆瓦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项目,此类项目的投产及运营将带来化石能源的大幅增长,达峰难度进一步加大。

4.从能源结构看。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为56.05% ,汽柴油、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增长较快,2019年油品消费量相比2015年翻一番。天然气消费量相比2015年上涨77.5%。我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与国家承诺目标有较大差距。

5.从技术支撑看。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缺乏专业系统研究,对历史碳排放数据的统计不够完善,对全市碳排放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对未来碳排放趋势缺乏科学预判,对控制碳排放增长尚未开展实施路径研究分析,对完成碳排放目标缺少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机制。

三、工作建议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建议尽快成立南通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总体工作,协调解决碳排放达峰行动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相关部门和行业开展达峰行动。县(市)区要将达峰目标及具体行动融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2.开展全面研究,明确目标路径。加紧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路径研究,全面梳理南通碳排放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国家及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分析排放趋势和达峰阻力,构建中长期低碳发展情景,预测南通碳达峰、碳中和年份,研究南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路径,综合利用政策、市场、科技、金融等手段,形成指导未来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全社会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优化的方案。

3.加强考核监督,落实支撑保障。加强碳达峰目标与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能耗“双控”目标、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和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因素的统筹协调。分解落实目标,定期开展对县级政府达峰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将落实达峰目标及重点任务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围。明确重点部门、行业主管机构的责任清单,健全责任体系。完善支撑体系,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研究机构支撑作用,构建多元化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等的扶持力度。

(发言人分别系南通市北高新区管委会一级主任科员;南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