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加快海洋强市建设,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多措并举 加快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教育界 吕广明
南通作为沿海城市,在海洋产业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正积极构建“616”现代产业体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之一,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如何突破瓶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推动南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市至关重要。
南通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其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在产业体系构建中,船舶海工等相关产业已形成规模,拥有龙头领军企业,积累了一定的产业经验和技术人才,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协同和技术支撑的可能。同时,南通重视科创平台建设,如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有助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但南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仍面临三大难点。一是技术研发难度大。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对研发设备和专业人才要求高,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且成果转化效率低,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受挫。二是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企业关联度不高,原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衔接不紧密,缺乏大型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都需要大量资金,而金融支持体系尚不完善,风险投资吸引力不足,限制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升级。为此建议:
(一)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要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设立海洋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要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南通创新创业,带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要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产业链建设。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围绕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引进和培育配套企业,完善原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效益。要打造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要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要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筛选一批有潜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加强上市辅导和培育,推动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发展。
(发言人系民盟南通市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