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全面提升全市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的建议
中共界 俞 雷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带来新场景,新场景带来新挑战,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我们结合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做法成效,全面分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对全面提升我市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市网络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网信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妥善防范化解处置各类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坚决筑牢网络安全“硬核”屏障,确保重要时期、关键节点不出纰漏,“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工作目标如期实现。一是全域推进责任压紧压实。将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通报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减分项,推动工作从“软约束”变成“硬指标”。先后召开全市网络安全工作会议、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推进会,组织市委网信委网络安全专题会议,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位推动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推进市级层面网络安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全省试点工作,以网信委名义印发《南通市网络安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工作规则(试行)》,先后召开协调机制全体人员会议1次,季度例会4次,专题会议1次,健全完善协调联动、联席会议、应急值守、信息共享、应对处置等制度,全面提升全市网络安全工作协同水平和监管效能。二是全时防控重大风险隐患。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分级分批分类对全市1443家单位37949个互联网资产进行地毯式无差别渗透测试检查,快速有效监测发现及整改漏洞1044条。统筹公检法、数据、工信、卫健、住建、市场监管等重点行业联合开展常态化、多频次、分领域的“轮番”攻防演练,全面提升全市网络安全事件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网络安全事件发生量及上级通报量均实现15%“双下降”。全省网络安全攻防对抗演练成为靶标最少且唯一防守和溯源均成功的地级市。三是全线开展精准宣传培训。统筹市县两级开展“网络安全进基层”活动,走访重点部门单位及企业120余家,实地摸排整改安全风险漏洞900余条,有力提升防范意识和防护水平。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和数据安全技能大赛,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网络和数据安全业务骨干培训班和4期网络和数据安全系列沙龙,浓厚全市网络安全氛围。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责任落实还有短板,党政机关网络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低级问题尚未根除;“全市一体、高效协同”的网络安全统筹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深化;各地各部门在人员、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投入不够,安全防护上还显被动;面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时,响应速度和处置质效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全面构建网络安全全链条责任体系。市县两级网信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链接各方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形成维护网络安全工作整体合力。充分运用监督检查、约谈问责等手段强化监管,对落实管理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各级各部门要把网络安全列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校培训班次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网络安全意识,推动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力度,督促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管行业就要管安全”,指导行业内单位和企业做好网络安全各项工作,确保不失位、不缺位。
(二)着力提升网络安全全方位防护能力。推进完善南通市网络安全工作监管平台建设,深化平台部署应用、数据对接交换,加强资产分类和数据汇集,强化数据分析和情报挖掘,整合通报事件和共享信息,形成含资产纳管、事件监测、态势感知、通报处置、评价考核“五位一体”的全流程网络安全工作模式。各地各部门要注重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检测预警能力,加强对安全威胁深度挖掘,强化威胁信息共享,实现“一处发现、全局共享、全网防御”。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三同步”、等级保护等工作要求,加强政务外包网络安全管理,针对系统上云、软件外包、第三方人员管理等关键环节,明确各方网络安全责任。优化完善应急预案,细化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流程和具体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深入推动网络安全高质量产业发展。加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领域网络安全的统筹引导,在摸清资源家底的基础上,从优势、特色入手,全面指导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加大政策研究设计和支持力度,学习先进发达地方经验,探索出台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推广、政府优先采购、人才培养和引进、企业投融资、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地方性政策。加快推进与国内网络安全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网络安全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加强网络安全高素质队伍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工作人员培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鼓励动员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各级网络安全竞赛、网络安全专业职称评审和人才选拔工作,提高我市网络安全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推动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激励机制,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推动全市网信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化配置。支持属地高校强化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及以上网络安全示范学院。加快建设网络安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鼓励高等职业院校与网络安全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加快网络安全高技能人才培养。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