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在青少年中讲好张謇故事 弘扬家国情怀的建议

来源: 教文卫体和文史委 发布时间:2024-03-11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提升文明城市水平,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在青少年中讲好张謇故事  弘扬家国情怀的建议

农工党界  吴  琳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是具有全国性广泛影响的人物。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评价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同年11月12日,又专门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青少年最富有朝气,也最富有梦想,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悉心栽培。张謇的生平事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张謇事迹作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中群体中讲好张謇故事,传承弘扬张謇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对引导青少年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青少年从小立志报国、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张謇故事列入我市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作为拥有拳拳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企业家,张謇深受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传统熏陶,以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救国实践之中,留下了堪称经典传世、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历久弥新的企业家精神和品格。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张謇爱国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热潮。但张謇事迹的社会认知度还不够,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张謇兴办实业、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了解不多,感受不深。建议组织相关学者专家和教师编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张謇故事系列书籍、绘本或者创作相关音频动画作品,将其纳入我市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增强青少年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文旅融合高标准发挥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载体作用。张謇文化是江海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卓越体现,为研学基地建设、研学课程开发、研学线路培育奠定了基础。2023年11月,位于海门区的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正式揭牌,“学张謇,就到张謇故里来”海门亲子研学精品线路正式发布。建议进一步发挥载体作用,提升研学的内涵,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组建张謇文化研学课程开发工作组,深入挖掘张謇爱国企业家典范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分学段开发研学课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资源,开发出贴近青少年成长特点的特色研学项目。同时,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组建张謇文化研学课程开发工作组,深入挖掘张謇爱国企业家典范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分学段开发研学课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资源,让张謇的精神文化遗产泽被当代、启迪未来。

三、加强馆校合作共筑合力育人新机制。张謇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拓荒者,他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他认为博物馆可以补学校之不足,辅助学校教育,为学生研究服务。今天博物馆依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能,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尤为凸显的作用。建议教育部门将博物馆教学列入常规教学计划,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有平台施展才华、有空间历练本领。同时利用博物馆文化资源参与学校校本课程改革,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更趋统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发言人系农工党南通市委专职副主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