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构建氢“清”新能源结构 为美丽南通增添绿色动力

来源: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 发布时间:2022-05-20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升美丽南通建设水平”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构建氢“清”新能源结构  为美丽南通增添绿色动力

致公党界   崔宇青


2022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近千辆氢能源车、30多个加氢站提供交通接驳保障服务,通过“零碳能源”交通向世界展示“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魅力。“十三五”以来,我国连续出台了氢能相关产业政策。2019年,“推动加氢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首次将氢能作为能源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2021年3月,两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时提出,要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2021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促进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3+2”的格局加快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再次站上“风口”。

新时期,我市全面贯彻建设美丽江苏新部署,围绕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筑牢全域生态基底,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致力产业结构调“优”调“绿”,以绿色发展点亮美丽南通,让优质产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拓路。作为氢能上海示范城市群的重要参与城市,经过十年的培育发展,南通已逐步形成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势加透博、中集能源装备、百应能源、江苏清能、金通灵、氢枫能源等近20家氢能产业链企业开始集聚发展;氢能检测平台为省内唯一具备氢燃料电池检测资质的平台,目前10个实验室正式对外运营;神华如皋加氢站集安全生产在线管控与精准实时车联网运营于一体的、全数字化的、人工智能加氢业务大数据平台,成为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加氢站示范标杆项目。

南通氢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但是对照上海、广东以及苏南等氢能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对照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短板。一是顶层设计规划不系统。2019年8月27日,《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发布,支持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盐城等地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运营,但未有补贴政策出台,氢能产业相关的专项规划以及政策体系仍缺位,产业定位、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尚待明确,地方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缺乏顶层政策支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加氢焦虑”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层面对氢气的能源属性尚未明确,仍纳入危化品管理,导致加氢站审批难度较大,对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南通范围内仅如皋落户了1座商用加氢站,制约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普及。三是氢能应用场景不丰富。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未能实现有效的场景应用,未能形成系统的应用数据,不具备形成长效示范的参考价值,同时示范应用效果不明显导致大众对氢能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发展氢能的氛围不浓厚。

有鉴于此,建议我市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进一步强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健康稳健发展。一是加强“氢产业”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决定早期氢能产业发展的速度。截至2021年11月,已有北京、河北、四川、山东、内蒙古等29个省市区出台了涉及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超过48座城市发布了氢能政策。建议市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借鉴各地已出台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因地制宜开展政策引导扶持,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开发、示范应用、产业配套体系等方面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强化金融、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保障,对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等给予补贴,通过产业基金、政策奖励等方式,扶持氢能项目建设,扶持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链,努力打造成省级氢能产业集聚区(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应用“南通路径”。二是加速“氢基建”规划布局。可靠、低廉的氢能供应、储运和加氢站的建设与维护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限制性环节。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未来需加速构建清洁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在交通和建筑方面,将加速加氢站、充电桩等新型基础建设的发展。2022年是碳达峰政策落地元年,新基建与老基建合力共振,新能源将迎来配置机遇。建议加快全市范围内的加氢站规划建设工作,完善加氢站审批流程,持续推动全市范围内的氢能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向上级层面积极争取对接中石化、壳牌等能源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并存互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便利性。借鉴学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实践成果,加强与其他长三角城市的协作,积极投身长三角氢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氢氛围”营造培育。如皋是我国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授予的“氢经济示范城市”,为防止南通氢能“起早、赶晚”,必须在全社会加快营造“氢氛围”,提升全民“氢意识”。建议加快布局城市-城市客车、城郊及旅游客车示范应用,提高市民认可度;布局市政环境示范应用,如氢燃料环卫车等;布局城际物流车示范应用,以快递快运、港口码头运输为主,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厚植氢能人才“土壤”,探索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商业发展模式,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研发,以高端产学研吸引高端人才聚力南通氢能产业。

(发言人系致公党南通市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