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进一步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度 满足人民高品质文化服务需求

来源: 教文卫体和文史委 发布时间:2021-09-29 字体:[ ]

进一步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度  满足人民高品质文化服务需求

文艺界   倪  禹


为了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自2014年起,我市各县(市、区)相继建立“上下联通、有效覆盖、服务优质”的县级文化馆总分馆。2016年11月,我市成立了以南通市文化馆为“中心馆”的文化馆联盟。今年,在建的群英馆有望建成,以市文化馆为主体的南通市公共文化中心新馆的规划建设已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

总分馆成立以来,广大基层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但我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明显的短板和制约,需要从源头上去解决和突破。总结起来,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没有从行业联盟性质上升到政府保障制度层面;二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力量;三是服务内容陈旧,社会参与度还不够广泛。

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基层总分馆制顺利实施。我市的各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在全国虽然建立较早,但没有统一的运行管理规则,我市的文化馆联盟也只是一个松散的行业组织。市文化馆作为南通全市群众文化的龙头馆,理应在全市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中发挥作用。建议尽快出台《南通市文化馆总分馆制运行管理规则》,把南通市文化馆作为中心馆纳入到总分馆体系中去。同时,在资金投入上,一是要以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性项目的申报和公共文化“免费开放”优秀典型评比等为契机,向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申请获取项目奖励资金来推动总分馆建设;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创建主体,特别是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在总分馆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要把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评系统,确保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完善总分馆制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时有一定时间分馆及基层工作经历,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服务基层”的长效运作机制。

二、加强人才交流,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和用人机制。启动“南通市文化馆联盟人才培养计划”,为联盟会员单位的联络员、业务骨干和青年领军人才提供专项培训。积极开展会员单位之间的馆际交流,共同打造复合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组建文化服务总分队,探索建立联盟统一的文化志愿者总分队,创设服务品牌。

三、运用数字网络,提高总分馆制运行效率。数字文化服务是实现文化馆总分馆制普惠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去年的“江苏南通和湖北黄石两地战疫情网络歌会”在各大传媒上线,惠及人群200多万,体现了我市文化馆联盟服务的公益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搭建总分馆联盟线上服务应用平台,实现总分馆服务由线下阵地服务为主,过渡到线上、线下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的人群。

四、搭建平台载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目前,由县区级文化馆作为总馆牵头实施总分馆制的力量还很薄弱,开展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明显不足。建议由市文化馆牵头,由各县(市、区)文化馆为总馆,依托文化馆(站、室)共通共联的资源特点,搭建统一的资源平台、创作平台、培训平台、数字平台和研究平台。探索南通文化馆联盟创作专委会和数字文化专委会等,举办南通市文艺创作作品大赛(展)等原创作品展演活动,搭建统一的传播公众号和数字展示平台,制作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南通文化旅游(非遗)地图,探索数字化意见收集及反馈机制。

总之,要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文化馆总分馆制,打造以市文化馆为中心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县(市、区)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为公共文化服务点的“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作贡献。

(发言人系市文化馆调研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