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抢抓区域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科技科协界 潘卫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南通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创新三要素。为此,提三点建议:
一、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产业技术基础和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载体,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对“专精特新”企业予以多维度政策扶持和倾斜,逐步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鼓励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需求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掌握更多“杀手锏”技术。
二、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引导建立高水平、高层次行业商会,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行业商会资源,如通商总会、市智能装备商会等,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商会建设,实现资源的横向整合,技术、资本、产品、品牌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实现纵向大联合,形成合力效应,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除了整合行业资源,还需借力资本市场助推实体企业创新发展。国家对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高度重视,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和资本市场改革,装备制造业对资本的吸引力正在增强。这些企业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向核心技术难题发起攻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集聚赋能企业发展
南通先进制造业参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竞争,核心和关键是产业人才的竞争。目前,南通制造企业面临的尖锐问题是技术工人、高级技师短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技师人才的培养,需要5年时间,行业专业人才更是千金难求。政府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大国工匠文化氛围,使更多的年轻人树立对匠人的尊崇意识,形成以高级技师为荣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要出台更多切实可落地的政策,支持企业通过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激励形式,引进并留住人才。通过招商引资与培育本土企业双结合,壮大优秀产业集群,筑牢人才“蓄水池”。
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家的眼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要关注、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企业家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历了三年疫情,实体企业可谓举步维艰,企业家更是身心俱疲,不少小微企业在挣扎求生。期待政府给企业家更大的信心和关怀,通过培训、进修等渠道,提升企业家自身素养,引导和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坚守主业,深耕细分领域,通过不断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生机。
(发言人系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