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发挥“海上红枫桥”效能 补强新能源产业链 助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 社法民宗委 发布时间:2024-07-31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发挥“海上红枫桥”效能  补强新能源产业链  助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社科界政法组  彭树林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在政策东风下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南通市重点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十三五”期间,南通市海上风电开发建设进入集中施工抢装阶段,共建设海上风电场23个、风机1573台、装机总容量668.8万千瓦,2021年底全部建成并网发电,成为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集群,2022 年发电量达159.8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489.75万吨煤炭、减排1339.5万吨二氧化碳。“十四五”期间,南通市近海将规划新增风电场4个,规划装机容量165万千瓦,规划建设滩涂光伏项目场址11个,用海面积约39.1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385万千瓦,海上新能源产业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一、当前海上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海上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开发建设,部分影响产业链安全健康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推进“海上新能源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逐步提上议事议程,主要问题及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进“海上新能源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是解决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间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已建风电场、拟建光伏电站海域多为原渔船习惯性航路和渔业养殖、捕捞作业水域,渔民对海上风电、光伏建设持有抵触情绪和反对意见。渔船仍习惯性驶入作业,以及在主海缆路由廊道上停泊,可能引发触碰风机、光伏桩基、刮断海缆等险情事故。海上新能源产业与传统渔业等存在安全发展问题矛盾,迫切需要推进协调解决。

推进“海上新能源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是化解链上企业与行政部门间矛盾问题的重要手段。自2022年起,南通海上风电场进入大规模运营维护作业阶段,由于沿海未系统规划建设规范的风电运维码头(站点),根据属地和主管部门要求,120多艘运维船舶集中停泊在如东刘埠渔港。由于船舶进出闸需乘潮水,导致进闸、出闸船流密集拥堵、效率低下,部分船舶无法及时出闸运维作业。此外,运维船舶频繁防风撤离对企业运维也有一定的影响。链上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矛盾需要及时化解。

推进“海上新能源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是规范施工运维作业防范化解风险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风电、光伏企业对涉海专业人员储备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对沿海光伏建设以及运维未有明确要求,尚未出台滩涂光伏建设与施工标准、运维规范等,对企业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海上作业指导不足。随着风电、光伏施工及运维船舶的增加,施工运维船舶之间、施工运维船舶与渔船之间的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急需新的路径来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发挥“海上红枫桥”效能,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助推海上新能源产业链强链建设

2023年8月,南通海事局牵头会同属地、行业主管、司法部门及律师协会等,依托海上风电产业链党委成立“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将120多家风电产业链上单位紧紧凝聚在一起,聚焦链上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紧盯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将调解组织建在产业链发展一线,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做到小事不出“场”、大事不出“链”、矛盾不上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海上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矛盾,建议进一步放大“海上红枫桥”品牌效应,深入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全力助推我市海上新能源产业链强链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宣传咨询服务工作。深化海事行政执法与司法合作,依托“海上红枫桥”开展海上新能源产业链法律宣传活动,向风电、光伏开发建设企业、施工单位等宣传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合法开发、合规施工意识。同时,针对性开展法律讲堂、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海上新能源产业企业争取地方政策支持,解答涉及法律问题,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二是针对性破解行业间发展矛盾。通过“海上红枫桥”架起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间的沟通桥梁,强化双向沟通,疏通堵点,让渔民了解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提高渔民对新能源产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提高对传统渔业的补偿力度,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海上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行业的和谐发展。研发升级海缆安全预警系统,注重信息化系统与智能化装备的开发应用,加强渔船驶入风电场、光伏电站周边海域的监控预警,提前防范化解海上安全风险。

三是化解企业与部门监管间矛盾。以“海上红枫桥”为纽带,畅通企业与部门间沟通渠道,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新能源产业规划与港口、渔业等专项规划衔接,推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建设规范的新能源运维码头(站点),开辟建设小洋口、金牛、吕四作业区等新能源运维码头(港池),满足风电场、光伏电站运维船舶的停泊需求。协调船闸管理部门,加强船舶进出闸管理,优化船舶进出闸流程,提高闸口通航效率,提升运维船舶出海作业率。会同气象部门加强极端天气预警及风险研判,更加精准开展船舶防风撤离工作,有效兼顾安全风险防范与运维作业效益。

四是有效防范化解施工运维风险。充分发挥“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在法规、规范、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加强与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结合南通和江苏沿海滩涂特点,制定出台因地制宜的滩涂光伏建设与施工标准、运维规范。针对海上新能源建设施工中的问题,细化完善船舶海上施工规范标准,明确风电场和海缆路由水域水下地形监测及风机桩基水下监测检查等方面的要求,提高规范标准的可操作性。发挥“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作用,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五是加强新能源产业链人才培养。随着海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涉海管理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依托新能源产业链党委、“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建海上新能源发展创新研究工作室,通过开展针对新能源海上开发建设、海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课题研究以及规范标准制定等,加大对海上新能源产业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新能源从业人员的涉海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作者系南通市海事局局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