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赓续江海文脉,大力发展人文经济”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唱响南通文旅四季歌的建议
民进南通市委会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文旅强市,全力打造“南通好玩”城市名片,不断提升南通城市文旅形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2024年,南通预计接待游客748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3.5%。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足,相比国内其他旅游城市,南通仍未出圈,存在文旅品牌度不高、网络存在感弱、群众感知度不足等情况。主要表现:
一是文旅产品缺少顶流IP产品。南通文旅消费仍以传统的景区观光、文娱场所消费为主,尚未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文旅IP,在引流方面劣势明显。现有文化与产业融合不足,文旅资源市场转化率、转化水平不高,“硬核”文旅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能刺激文旅消费的夜经济不发达,过夜游客占游客总数比重较低。
二是文旅营销缺少持续流量关注。南通文旅网络感知度较低,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利用不足,对市内重点文旅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南通文旅宣传推广费用每年仅3000万左右,列全省第12位。“江海国际旅游节”“南通文旅嘉年华”等活动虽有一定影响力,但缺乏热门话题引领和平台互动,多是一闪而过,没有在网络中留下深刻记忆,更缺乏流量持续关注。
三是资源整合缺少全市协同推进。南通文旅资源集约化程度不够,缺乏整体统筹与规划,没有形成全域一体的整体优势。各县市区旅游产业开发缺乏整体性、前瞻性,难以凝聚合力。推出的“南通好玩”全域旅游智慧平台目的是整合全市文旅资源,但整合度、功能性、适用性、知晓度与“君到苏州”“常享游”等有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
一、有效讲好“一个故事”。城市IP,是一个城市文化创意的表达,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外显。要立足南通本土,深入挖掘城市固有的、独特的文化“DNA”,讲好南通故事,使之成为可以对外展示的、代表城市的特色形象。建议聚集“江海明珠、沧桑巨变、人民幸福”三大主题IP,重点围绕通江揽海好通之城、沧桑巨变生态之城、张謇故里近代第一城等内容,讲好南通故事。组建南通自媒体联盟,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B站等社交新媒体,邀请本地自媒体、外地自媒体大V、网络达人采风打卡,整体推进,全方位宣传江海文化、张謇文化、文博资源,宣传南通特色;有效利用“南通好玩”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串联各地文旅资源,聚指成拳,扩大其影响力和品牌度,叫响“跨过江,拥抱海”口号,持续擦亮“南通好玩”品牌,打造全国知名江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全面统筹“一盘棋局”。以编制《南通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结合南通文旅名片打造和培育IP,优化整合市区、县区、沿江、沿海、乡村等文旅资源,打造一至两条精品文旅线路,将全市优势文旅景点串珠成链、连片成面。构建“大文旅”工作格局,完善文旅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文旅工作专班在统筹产业发展、推进部门合作、制定规划计划、审议重大事项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全市文旅发展重点事项。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问题,整合全市重点文旅资源,推动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深化合作。
三、扎实做好“两篇文章”。扎实做好提升和建设“两篇文章”,全方位整合文商体旅资源、全方面提升文商体旅业态、全区域打造文旅景点,以多样化文旅供给增强游客体验感,提升城市吸引力。做好提升文章。要在长三角文旅竞争中突围破局,必须打造提升具有强引流能力的爆款项目,要立足现有文旅资源,继续提升森林野生动物园的引流作用,做出新项目如森迪非洲原野酒店、奥莱枫叶小镇等文旅爆点,提升拥有独特资源的景区如濠河风景区、五山景区、启东启唐城、黄金海滩等文旅业态,推出更多沉浸体验式文旅新模式,推出一批切中游客需求的爆点项目,全面提升南通旅游业能级。做好建设文章。积极进行优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放,大力引进休闲度假、主题乐园、主题酒店、精品演艺等优质项目;系统推动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深化合作,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旅游综合体项目,推出更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旅产品;扎实推进南通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森林野生动物园三期、启东长泰唐韵龙湾、如东鼎瓯东方温泉康旅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一批长三角知名的旅游项目“新地标”。
(发言人陈玉娟系民进南通市委会主委,南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