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挖掘推广体育文化 提升南通城市魅力的建议

来源: 教文卫体和文史委 发布时间:2022-05-20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挖掘推广体育文化  提升南通城市魅力的建议

体育界   江  华


体育文化是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与艺术、宗教、学术、文化娱乐以及传播媒介等有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作品,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武术、体育摄影、体育雕塑、体育建筑、体育音乐、体育文学、体育研究、体育大众传播等,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蕴含巨大的经济能力与文化价值。

一、南通体育文化资源现状

(一)南通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南通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谈及南通体育,众所周知的是南通“世界冠军摇篮”的称号。截至2021年,南通一共培养了21名世界冠军,其中7名奥运会冠军,累计夺得世界大赛金牌102项次。自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开始,连续七届奥运会“届届见金牌”,先后有7人在6个项目上夺得13枚奥运金牌。2018、2019年,石宇奇、孙炜和丁倚亮相继登上南通世界冠军榜。南通这个城市,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南通是著名的“体育之乡”。早在1917年,张謇就建造了南通的第一个体育场,1922年又兴建了第二个体育场。南通还曾经举办过体育邮票展,连续举办了数届濠河龙舟赛、环太湖自行车比赛等大型国际赛事,创作了以南通籍奥运会冠军陈若琳为原型的动画片。2008年8月12日,北京奥运会上南通健儿“一日夺三金”,南通因此设立首个地方性节日——南通体育日。海安北凌乡、如皋白蒲镇的农村体育文化十分红火,以“支云”以及新晋“中南珂缔缘”足球队为代表的职业体育文化异军突起,体育与教育的融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都充分显示了南通体育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二、对策建议

层出不穷的世界冠军和体育优秀人才,各种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其背后是深厚的人文基础。南通体育文化与南通江海文化特质一脉相承,源于南通人“奔流不息、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争先进位”“开拓创新、铸就辉煌”“果敢刚毅、自强不息”的人文品格。可以说,江海文化催生了南通的体育文化,南通体育文化丰富了江海文化。然而,南通尚未将南通体育取得的辉煌成绩和优质的体育文化资源从江海文化的角度进行梳理和提炼,没有将南通体育文化蕴含的拼搏精神与南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南通体育文化深入推送到意识形态领域、融入社会建设各个层面,使之成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对南通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研究。建议由体育、文化部门共同牵头,南通大学、文联等多单位共同参与,对南通体育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和总结,在大文化背景下,充分融合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凝练独具南通特色的体育文化。通过挖掘和研究,进一步明确南通体育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独具江海特色的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以发挥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服务南通社会发展。

(二)重建并提升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分馆。原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分馆长期处于无编制、无经费、无运营状态,连续多年无法对外开放,可以说已名存实亡。建议在南通市儿体校异地新建完成后,利用原儿体校健康路64号校址,结合奥林匹克文化园创建,重建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分馆,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精心打造具有南通特色和亮点的体育文博品牌。

(三)加快建设南通体育公园。原青年路供电局对面的南通体育公园,是南通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建有冠军大道和体育雕塑等体育文化景点,是深受市民喜爱的休闲健身场所,也是南通“体育之乡”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现因地铁站点施工建设,南通体育公园已消失殆尽。在周边城市,公共体育公园已是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素有“体育之乡”美名的南通,缺少一个大型的公共体育公园,可谓江海百姓一大憾事。建议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体育公园建设。目前,规划在海港引河新建的多园融合式体育公园已完成设计,希望尽快动工建设,加快工程项目推进。

(四)着力打造南通体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是以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户外运动等为主题的体育产业基地,是融体育、文化、旅游、养生等元素于一体的新兴业态。建议政府重视开沙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海门足球小镇等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引进高端体育产业企业,大力开展野外探索、骑行、攀岩、马拉松、自驾、足球等体育产业项目,着力打造辐射长三角地区的,融体育、文化、旅游、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旅游目的地,催生我市体育产业强大的内生动力,为南通“体育之乡”这张金名片增光添彩。

(发言人系南通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