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构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健全完善基金运作模式 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经济界 祁中伟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股权投资发展,股权投资政策环境向好。“新国九条”明确畅通“募投管退”循环,发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创投“十七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助力行业发展。2024年9月,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创造机会,产业链重组带来机遇,发展股权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但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加,也使股权投资节奏变慢。一是募资难度增大。2024年前三季度,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管理人、新登记管理人数量减少,募资总额1.29万亿,仅为近三年同期的89%。投资机构二八分化明显,国资基金占比不断上升。二是投资端整体较为低迷。只有硬科技在政策的鼓励下,仍较为活跃。三是退出难题凸显。2024年前三季度退出案例同比下降近60%,IPO退出机构数量及持股账面价值大幅下滑,非IPO类退出比例虽有所上升,但整体退出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南通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更有力地支持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拓宽资金募集渠道。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耐心资本”,要丰富资金来源,积极引入国家级省级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基金、境外基金等,不断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国资是股权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要积极引入国家级省级基金,设立产业投资母基金,组建政府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人群共同投资,不断整合各方资金。保险基金符合“耐心资本”的特点,要着重谋划引入保险基金。当前保险基金投资加速,2024年11月以来,中保投资携手新华保险、中汇人寿等机构在嘉兴、合肥等地设立3支基金。要充分利用地缘、人缘关系,加强与保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梳理投资方向与我市产业布局相契合企业风投基金(CVC),积极引进,加快布局。继续开展QFLP试点,引入境外资金。召募基金管理人时,充分考虑管理人的综合实力,引进募资能力强的基金管理人。支持现有的基金管理人积极创造条件,与证券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发行债券和其他资管产品募资。另外,我市要积极筹备,争取尽早纳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扩大试点范围。
(二)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股权投资机构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投资机构拥有决策自主权。国资基金运作上,积极发挥其产业引导作用,招引、投资符合南通产业发展的项目。国资投入不谋求控股、产业向好发展后及时退出,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力。国资参与基金运作时,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突破投资期限等一些限定性指标。投资风险防范上,组合运用多种财政、金融手段,分散股权投资风险。探索“基金+保险”的模式,引入科技保险为“耐心资本”保驾护航。基金退出上,不局限于IPO退出方式,积极探索并购、S基金等退出途径,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从国际经验看,并购退出是股权退出的主要途径之一。最新“并购六条”中重点提出,鼓励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和参与产业整合。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研究存量市场,积极参与并购和产业整合。支持、引导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的设立和交易,支持通过江苏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开展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
(三)增强股权投资综合服务。一是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在“南通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原有功能基础上,拓展股权融资服务功能。鼓励股权投资机构入驻平台,市场主体、科研单位、政府三方协同推介优质股权投资项目,建立资本与项目常态化线上对接服务机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管理部门或运营企业定期举办线上线下路演、专业论坛等活动,促进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项目、各类科技创新项目与资本及时有效对接。二是积极举办、参与品牌展会。品牌展会是投资人和项目对接的重要途径。打造南通特色品牌展会,将股权投资头部机构和相关产业链重点企业请进来,了解南通、投资南通。鼓励本地重点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加全国性的行业峰会、研讨会、创业大赛等活动,寻找更多吸引资本的机会。三是普及股权投资知识。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制作宣传资料、组织交流活动等形式向科创企业、重点产业链企业普及股权投资知识,为有股权融资潜在需求的企业打开一扇窗。让企业了解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重要作用和相关政策,熟悉投资流程,包括从寻找投资人、协商估值、签订协议到股权变更等一系列步骤。四是培育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会计、法律、税务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为投资者和项目方提供系列服务。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股权投资涵盖项目招引、投融资对接、政务服务、政策制定及落实、机构监管等诸多方面,涉及财政、发改、工信、招商、科技、国资、金融等部门,需要各方协同发力。我市的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和月度工作推进会机制是扶持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企业上市的重要机制,股权投资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将股权投资作为月度推进会内容之一,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各部门之间建立起工作协同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政策制定、提供服务、推进落实等方面形成合力。各部门共建项目推介发布机制。在全市性的大型活动(如南通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季、南通投资大会、南通船舶海工发展大会等)中,同时融入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五)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策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股权投资政策上注重与上海的协同,积极开展创新试点。定期开展股权投资政策绩效评估、专项审计,针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条款,更好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一是提高奖补政策覆盖面。2022年度和2023年度,我市各有1家企业获得奖补,政策覆盖面低。基金管理人对基金进行管理,投资本地、投资科技都离不开管理人的决策,应将基金管理人纳入我市投资本地、投资科技奖励对象范围。适当降低奖补申报限制条件,提高政策覆盖面。二是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市级统筹基金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促进人才的聚集。设立南通市基金人才奖,由市财政出资奖励。建立市级基金人才库,通过建言献策、购买服务等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三是更好地发挥国资基金引导作用。发挥国有资本表率作用,积极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适当放宽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期限、出资比例、收益让渡比例、损失容忍率等指标限制。制定国资基金整体化、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尽职免责制度。四是推动基金集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基金集聚区,加强集聚区软硬件配套。
(发言人系南通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