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建立南通市涉企执法服务一体化体系
民建界 孙东强
随着南通市民营经济和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涉企执法工作成为考验城市营商环境“硬实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积极优化的涉企执法工作环境,提升企业的合规经营水平和发展信心,成效显著。
然而,我市涉企执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重视。一是多头执法与重复检查。目前,南通市涉企执法涉及安监、环保、消防、卫生防疫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的问题。企业往往需要应对来自不同部门的多次检查,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迎检负担,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在某些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企业既要忙于生产,又要应付多部门轮番执法,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压力。二是执法标准不一与执法盲区。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标准和要求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企业在面对不同部门的检查时,需要遵循不同的标准和规定。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还可能引发执法盲区,使得某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此外,部分领域的监管标准不明确或执行弹性大,也可能导致执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三是以罚代管现象的存在。在涉企执法过程中,一些执法部门可能过于依赖罚款手段,而忽视了教育和引导企业的作用。这种“以罚代管”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合规发展,还可能引发企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此外,部分执法部门在罚款后未能提供有效的整改指导和服务,导致企业虽然缴纳了罚款,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涉企执法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把啃硬骨头的工作留给政府,把更多便利和效益留给企业”的目标,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涉企执法综合化。针对当前涉企执法中存在的多头执法问题,建议借鉴青岛等地“综合查一次”的成功经验,通过机构改革,将安监、环保、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中以现场执法为主的涉企执法职能整合到一个执法机构,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执法。该机构应配备一专多能的执法人员,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方式,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检查,降低企业迎检负担,同时提高执法效率。
二、注重柔性执法,推动“首违免罚”制度化。针对初犯企业因业务不熟练导致的违规行为,建议实施“首违免罚”制度。对于符合一定条件、情节较轻的首违行为,以教育为主,责令违法行为人限期改正,尽量不动用法律和行政处罚。此举旨在鼓励企业自我纠正,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扩大投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三、提升执法效能,促进整改服务规范化。针对执法和处罚后企业整改阶段的问题,建议参考“医保谈判”模式,在安监、环保、消防等重点领域,按照罚后整改服务企业的专业资质、工作量、服务质量等标准公开竞标,并制定政府指导价和服务企业白名单。同时,建立服务考评机制,有效降低整改服务的收费水平,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对于小金额的整改服务,政府可考虑购买服务后提供给企业,以减轻企业负担。
四、推动执法向服务转型。执法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将最新的政策动态、优惠措施及时传达给企业。通过执法与服务并举的方式,提升企业家投资和发展的信心,为南通市民营经济和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崇诚律师事务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