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用数字化赋能市域治理

来源: 社法民宗委 发布时间:2024-09-14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用数字化赋能市域治理

共青团、青联界  王  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人民日报在2023年12月28日社论中“用数字化赋能市域社会治理(新论)”中指出,市域是社会治理宏观和微观的转承点。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日益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领域,全过程。本人从多个角度,结合各地的实践,给出了三个用数字化赋能市域治理的建议。

首先,用好数字力量,能重塑社会治理网络,促进社会治理方式转变

在北京通州,“网格+接诉即办+吹哨报到”一体化平台有效搭建,形成了党建、管理、综治、服务“一张网”,为市域治理嵌入“智慧大脑”。在四川成都,依托“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与智慧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公安指挥中心,数字城管中心并轨运行,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中枢。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打破传统社会治理中行政分割和碎片化的局面,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一体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转变。在这个方面,我市已经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南通率先组建了全省第一家大数据管理局,建立“一委、一局、一智库、一集团”的运行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与交换,为市域治理现代化夯实了数据底座。2021年建成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南通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成1个市级,10个县级,96个镇级指挥中心,从而做到了纵向指挥到底,横向协调联动。在未来市域治理的过程中,建议市域管理单位充分且安全的使用好如此海量的信息数据和分析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进一步要变被动“堵漏洞”为主动“查风险”。例如,利用已经投入使用的100多个预警项,在沿江沿海大保护,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等监测中,即时发现异常并做出预警。

其次,以数字化驱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革,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在各地的探索中,上海的“一网通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安徽的“皖事通”等,为构建新型政务服务体系提供了鲜货经验。南大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在《市域社会治理:取向与路径》中指出,“市域”的关键并不在行政层级,应将市域视为包括农村在内的空间体系,包括人群,市场和社会等要素,具有比较完整的资源配置、交换体系。南通集成全市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12345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城管和南通百通APP的治理优势,采用中心运行加部门进驻的方式,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有效解决渠道众多,标准不一,和监督失位等问题,整合辅助力量进网格,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支撑。在这样好的基础上,建议未来更加要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政府部门的数据流通闭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坚持分层分类分级处置,继续强化已有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中心,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等应用系统,实现基层治理精准化,基层服务高效化。

最后,依托数字技术,能更好的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市域治理活力。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有效互动,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共识,形成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的合力。南京探索线下网格与“掌上云社区”衔接互动,将居民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助老帮扶等共治内容量化为网格积分,创建“网格+积分制”社会治理模式。广州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最小应急单元+智能化”建设,带动了全市176个乡镇街道,2817个村居综合治理中心全面提档升级,建成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一揽子解决的基层社会治理实体平台。近年来,我市探索“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新招。今年9月20日央视报道,通州区花园社区网信工作站街道反映有疑似诈骗信息,于是立即联系公安机关调查,确定其为诈骗APP后,通过上门劝阻,宣传教育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挽回了损失。按照区域统筹,全域覆盖的原则,通州区成立了区镇村三级“网络+网格”工作体系,即时收集网络民情民意,并交办线下处理,实现了网信部门件对件,网格工作面对面的有机衔接。在未来的实践中,要敢于尝试,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准绳,充分利用数据优势,探索市域治理的新路径。

(作者系南通三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