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加快新时代南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

来源: 教文卫体和文史委 发布时间:2024-09-30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提升文明城市水平,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加快新时代南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

教育界  吕广明


大学因城市而生,城市因大学而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助推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内一线城市以及东部重点城市无不重视高等教育,不遗余力谋划高等教育布局,不仅在经费上舍得投入,而且采用优惠条件吸引名校名院建立分校区、共建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外合作办学,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目前南通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经济地位不相匹配适应,面临“缺乏双一流高校,本科少而不精 ,高职多而不强”的状况,特别是国家级大院大所、重点高校等高端平台较少,省内外知名院校在本地落户建分校尚属空白,使得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比较困难、申报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的能力明显偏弱,远不能满足未来南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也影响了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实现。

提升南通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对于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至关重要,必将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奠定人才基础。我市应弘扬“四敢”精神,广泛借鉴省外城市扶持高等教育的经验举措,补齐高等教育发展短板,在提升质量和扩充数量方面齐下功夫,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为此,建议:

一、协同托举南通大学创建“双一流”综合性高校。2021年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引导普通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合理调控普通本科高校增量,注重优化存量。南通大学作为南通市唯一的综合型大学,拥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倾力将其打造成高端人才聚集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南通的人才吸引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吸引科研创新团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因此,我市应进一步加大对南通大学重视和扶持力度,助力其成为“双一流”高校,增强地方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后劲,让其培养的人才助力南通地方经济发展,并吸引高端人才为南通服务,提升南通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实现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良性发展双赢成果。

二、协助杏林学院转设为市属应用型公办本科高校。杏林学院举办方系南通大学和南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属于无社会举办方的独立学院,而前期省内外与杏林学院属性基本一致的独立学院大多已经转为公办学院。在长三角地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已转为市属公办,常州市无独立学院,宁波市的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为市属公办,嘉兴市的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转为市属公办,湖州市的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转为市属公办。金华市直接拥有2所市属公办本科院校,1所由独立学院直接转设,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转设为金华学院,成为金华市属公办高校。长三角“1+8”都市圈内,至今唯独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未能单独转公,与南通市在核心都市圈的地位极不匹配,亟待创新思路,整合资源,转设为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公办本科高校。

三、以更大魄力招引名校名院来南通办学合作。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模式一直持审慎态度,近年来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虽然也表示原则上不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但是同时也留个口子,强调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

我市要积极借鉴苏州、宁波、青岛等地经验,梳理南通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支撑、专业支撑和人才支撑,尽快出台招引政策,拿出筑巢引凤的诚意,有针对性地推进与985和211名校名院尤其是省内高校院所对接,吸引他们来南通筹办分校、分院,共建研究生院,研发平台等,并给予他们来通经费、土地、人才等优惠奖励政策。要借助全国闻名的基础教育特点优势,重点对接吸引南京等地的知名高校到南通筹办高水平大学分校,为我市科技、经济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动力,助推城市能级提升。要通过这些高端平台吸引高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秀骨干来通,形成优势学科互补、交叉融合的良好局面,并借助名校大院的就地招生,留住南通的本土毕业生,将来为南通所用,减少南通的人才流失。

我市要发挥南通籍高层人士在外分布广泛的优势,统筹梳理名校人脉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和协调,着力引进与南通产业发展契合的高校分校和院所平台,力争能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为南通的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掐脖子问题。对于拟引进的高校分校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要积极对接,专人跟踪,对办学规模、办学专业、办学定位、培养模式、未来发展等做严格规划,力求名校院所资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力求更多的研究生、高层次本科生入住南通,为未来发展构建人才储备。对于已经在南通的产研院,如长三角北大光电研究院等,要做好引导和服务,为他们提供企业技术需求,确保他们对地方产业发展有实质性的支撑,让他们在地方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红利,促进他们在合作共赢中永久留下来。

(发言人系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兼南通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南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