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2022年2月23日)
黄 巍 东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南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工作,提出今后工作建议,请予审议。
一、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我市政协事业开拓奋进、蓬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南通市委领导下,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展现了新时代政协新作为,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把牢政协履职正确方向
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引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理论武装抓紧抓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并把全面落实中央精神与省市委部署相结合,通过常委会会议、中心组学习会、委员讲坛等形式,引导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党的建设等重要文件。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制度,围绕提高“四个能力”、民主监督等10多个专题,在全市政协系统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做到系统学习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相结合、学习研讨和工作交流相结合、总结经验和突破创新相结合,致力于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深化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紧紧依靠市委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密切配合市委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落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三个责任制”。完善机关党组、7个专委会委员履职党支部、若干履职党小组的组织架构,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委员开展200多场“‘七一’讲话·协商议事室委员来宣讲”活动。探索融合党建路径,实现党建与履职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主题教育扎实有效。按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推动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深入开展“委员学党史、协商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把协商议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途径。结合“民生协商议事月”,四级政协委员下沉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2100多次协商议事活动,推动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二)聚焦全市工作大局,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特色优势
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第一要务,紧扣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建言资政,为党政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贡献智慧力量。
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协商议政。紧扣编制和实施“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搭建高层次平台,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与委员“面对面”协商座谈,相关建议在规划编制中得到充分体现。聚焦“三个全方位”,就打造上海“北大门”、加强通州湾建设、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等重大议题调研协商,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构建“大通州湾”发展格局、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提升城市综合能级等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被充分吸收采纳。围绕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客观分析前期准备和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的强化交通互联互通、保障市民交通出行、放大沿线资源效益等7个方面建议被吸纳,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措施,写入《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
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为传承张謇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常委会会议围绕“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大力培育张謇式通商群体”议题,开展协商议政。注重集思广益,把常委会调研与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相结合,形成23条具体建议。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要求促进成果转化落实。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集聚战略产业、打造制造业强市、促进纺织产业现代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议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提出真知灼见。围绕打造园区升级版,市县政协联动调研,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真实状况,推动园区各扬所长、协同发展。为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环境,常委会会议选择“集聚要素资源,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动调研,走访企业近百家,召开座谈会30多次,提出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推进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措施。相关专委会还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双循环中发挥新侨作用等议题协商座谈,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献计出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政协系统迅速行动、整体联动,就“加强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各级各类学校走访调研,线上线下收集意见建议320多条。主席会议及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相关建议被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教育、卫健等主管部门采纳,并转化成党政决策方案,在特殊时期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特殊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将“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协商议题,深入基层医疗机构调研,充分听取各界的意愿诉求,形成高质量建议案,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聚焦重点困难人群精准帮扶、经济薄弱村建设、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培育、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议题,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相关建议被吸收到《市区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暂行办法》等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和相关工作方案之中。紧贴群众需求,就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为政策优先向基层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献务实管用之策。
围绕美丽南通建设持续建言。紧扣“沿江地区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议题调研协商,提出的科学规划岸线空间、推动化工污染整治等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围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整治等重点议题,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察实情、献良策,相关调研成果提交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被确定为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吸收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等文件中。相关专委会还选择海洋环境保护、中心城区水质改善、濠河风景区文化提升等议题专题协商,就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绿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立法协商,助力南通环境更优美、城市更宜居。
(三)树立鲜明质量导向,提高民主监督质量水平
注重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协助市委制定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推动民主监督有序有效开展。
助推党政重点工作落实,开展专项监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强化市县两级政协联动,组织“三代表一委员”围绕污染防治攻坚和长江大保护突出问题整改,持续开展专项监督。市委明确由市政协主席担任全市污染防治总督察长,由市政协牵头组织污染防治季度及年度考核,将民主监督和实绩考评结合,每月将督察暗访情况及时报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季度向市委常委会汇报监督和考评情况,并在全市点评会上通报。市级层面累计开展470多批次1900多个点位督察,提出1050多条具体建议,其中85%以上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国家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监督方式予以表扬,《人民政协报》头版进行专题报道,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紧盯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监督。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围绕推进老小区改造、外卖食品安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议题,开展专题监督,组织委员通过听取部门通报、走访座谈、集中视察、随机抽查等方式,找准症结所在,提出务实建议。组织委员围绕交通一体化建设、濠河风景区提档升级等进行视察,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贡献力量。
促进重要履职成果转化,开展跟踪监督。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构建政协有建议、党政有措施、工作有实效的履职闭环,防止意见建议“一报了之”。组织委员对“聚焦重点困难人群,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托育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等重点协商议政成果采纳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政协建议落到实处、党政决策见到实效。
汇集多种形式多种力量,开展融合监督。注重联合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基层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在内容和方式上开展融合监督。通过重点提案领办督办,推动问题解决。在全省创新提案领办督办工作机制,完善“积极提案、精准立案、务实办案、重点督案”制度体系。从立案的2485件提案中精选61件重点提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领办。先后就大气污染治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等重点提案,召集部门研究,深入现场督办。针对学前教育发展、整治老年保健品市场等提案,组织“一委员三代表”进行“背对背”民主测评,推动提案真正办理到位。注重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完善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反馈机制,共选编《政协信息专报》211期,向省政协选报信息261期。畅通南通火车站落客平台、加强市区停车场监管等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引起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打造“有事好商量”工作品牌
精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率先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政协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实践。
注重集成推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工作格局。市委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组成部分,常委会会议10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下发推进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的意见,转发市政协党组实施意见,并专门召开协商议事工作推进会,开到最基层的村(社区)党组织,对推进“有事好商量”制度化实践提出具体要求。市委书记王晖履新不久,就到政协调研,充分肯定协商议事工作,并希望政协继续发挥优势,将这项工作融入群众生活中,商到百姓心坎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新明首次到县(市、区)调研时,就深入企业了解和指导协商议事工作,要求继续发挥好“有事好商量”在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市委、市政府在基层党建、“三农”、乡村振兴、市域社会治理等文件中,明确把协商议事工作纳入工作职责和督查考核中。市政协注重系统谋划,做到与党政工作高度契合、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与政协履职有机结合。坚持“不另起炉灶、不增加基层负担”,把协商议事室送到“百姓家门口”,全市共建立2167个协商议事室,实现镇、街道、园区和行政村、社区及市县政协界别全覆盖。注重市县联动、分类指导,先后6次召开推进会,开展现场观摩,选编典型案例100个,强化典型引领,提升整体水平。市县党政部门积极参与、协同发力,把职能工作与协商议事工作融合推进。县镇村三级党组织落实牵头抓总责任,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创造了先进经验,营造了良好氛围。
提高协商质效。坚持“规范不繁琐、简便不简单”,紧扣关键环节,形成完整闭环。推进智慧政协建设,全省首家开发“有事好商量”应用系统,联通协商议事各环节。强化为民导向,聚焦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连续两年集中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助力补齐民生短板。围绕“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等议题,市县镇村整体联动,助推更高水平文明法治南通建设,得到党政肯定、群众欢迎、委员点赞。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围绕“找不足、知不足、补不足”,全面质效评估。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成员带领机关干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全市所有县(市、区)的镇、街道、园区协商议事室,发现典型、总结推广,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做到“镇镇到”;各县(市、区)政协和园区政协工委对所有村、社区协商议事室进行“回头看”,做到“村村到”,推动协商议事工作扎实务实、常态长效。全市共开展1.38万次协商议事活动,累计29.1万人次参与,其中各级政协委员2.3万人次,形成意见建议4.9万条,落实3.7万条;转化成4025条建议、502件提案和903条社情民意信息,发挥了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作用。
构建长效机制。健全工作联络机制,建立镇、街道、园区政协工作委员会,为“有事好商量”扎根基层提供组织保障。深化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将协商议事工作列入党校主体班培训内容,纳入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对近300名政协工委负责同志、协商议事室召集人、联络员和委员进行重点培训。壮大协商队伍,从群众代表中选择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人员,形成由840名成员组成的市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和首批22名专家组成的应用型智库。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经市委同意,将各地推进协商议事工作情况列入市委对各县(市、区)党委党建考核;将参加活动情况列入委员履职考核。“有事好商量”制度化实践,探索了民主协商新路子,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南通经验做法写入省委文件,南通的多个文件在全省全文转发,获评省基层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奖,在全省作示范、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现场会在南通召开,各市、县政协主席现场学习观摩。分别在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全国政协举办的省市县政协主席培训班上作专题经验介绍。“有事好商量”创新实践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省委、省政协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形成南通经验升级版,作出了南通贡献,体现了南通担当。
(五)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画好团结奋斗最大同心圆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通过政协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共识,为我市改革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营造多党合作良好氛围。定期走访民主党派机关,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完善市政协领导与市各民主党派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化与党派团体的合作共事。组织开展“同心筑梦·聚力同行”党派主题考察,引导党派团体增强人民政协政治共同体意识。尊重和保障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有关人民团体的民主权利,积极为其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五年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在协商议政会上发言550余次,提交集体提案272件,以实际行动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发挥界别特色作用。落实党组成员、主席会议成员走访联系委员制度,将凝聚共识融入日常。走访看望民族宗教界知名人士,推动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探索开展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邀请参加政协协商议政活动。市政协各界别围绕用好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落实“双减”政策、建设“慈善之城”、关爱老华侨等议题,开展90多次协商议事,反映界别群众心声,体现界别特色优势。聚焦长江大保护、通州湾建设、五山生态环境修复、南通创新区发展等重点工作,组织界别委员开展视察,引导委员学习新思想、感受新成就、干出新业绩。举办《辉煌》《共同奋斗》主题书画展,广泛凝聚正能量。
拓展港澳台侨和对外交往工作。加强与港澳委员、对外友好界委员和特邀成员沟通联系,落实情况通报、座谈交流、上门走访等制度,为其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创造条件。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建言新时代南通发展”座谈会,组织海外通籍乡贤“家乡行”参观考察,邀请参加通商大会等重要活动,凝聚爱国爱乡力量。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活动方式,围绕深化服务海外通商、留学人员创业就业等议题,通过视频连线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为海外侨胞提供贴心服务。
发挥文史资料团结育人功能。编辑文史专著《名人与南通》《南通教育史话》,充分展示南通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美誉度。编印富有地方元素的红色绘本《百年江海潮》,开展“红色绘本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征集“三亲”史料,编发南通解放纪实、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等文史资料活页13期,协助省政协做好《亲历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城市名片》等组稿工作。
放大宣传工作社会效应。召开全市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推进会、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引领力、感染力、组织力。创新宣传方式,与《南通日报》、南通电视台联办“议政建言园地”“有事好商量”“委员风采”等专版专栏。利用门户网站、《南通政协》内部资料、微信群等,及时推送履职信息。加大对外宣介力度,《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中央和省级媒体专题报道我市政协创新工作。《人民政协报》、新华社记者蹲点采访,推出《江海力量》《“第一城”里“第一试”》等一批深度报道,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六)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抓好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形成履职合力。
强化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坚持服务与管理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委员履职考核细则》《委员履职服务与管理办法》《优秀委员激励表扬办法》等制度,建立委员履职档案,运用“政协综合业务工作平台”,对“委员作业”进行量化考核。严格执行履职情况年中提醒和年度通报制度,进一步增强委员履职意识。深入推进“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借助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办12期培训班,提升委员履职本领。开展“三走进一联系”“‘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等活动,展现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强化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按照优化机构设置、统筹力量配备、制定工作规范、强化绩效考评“四位一体”总体思路,全面加强专委会建设。在全省政协系统率先完成专委会优化设置,呈现“一增两合两改”的特点,与后来全国政协、省政协专委会调整的目标取向和思路方案相吻合。在市委领导和组织下,市政协党组按照以岗选人、人尽其才、优化结构、整体联动原则,对专委会所有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统筹配置。出台《加强改进专委会工作和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委室工作指南》,制定《委室工作考评办法》,进一步树立争先创优的鲜明导向。各专委会创新工作举措,形成“一委一品”特色品牌。
强化机关服务保障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认真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支持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大力弘扬“三牛精神”,激励机关干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学习培训、谈心谈话活动,定期开展思想动态和廉政动态分析。把好干部入口关、培养关、使用关,推动年轻干部多领域、多部门、多岗位锻炼。提升工作标杆,优化运行机制,强化日常考核,机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尽心尽力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市政协理论研究会(联谊会)、书画会、“和韵”报告团工作有声有色、影响广泛,老同志老有所为、积极作为,树立了永葆初心、甘于奉献的榜样。
各位委员,市十二届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县(市、区)政协和全体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在历届政协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扎实的工作基础上传承发展,历任市政协老领导倾情关心、倾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十二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市政协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向为政协事业付出心血与汗水的全体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凝聚共识工作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委员服务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主要体会
五年来,市十二届政协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形成了一些工作体会: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是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市委先后两次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举措,做到重大决策让政协积极参与,重要工作交政协推进落实,重大议题安排政协调研协商,重要制度保障政协有效履职。市政协自觉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市委有号召、政协快行动,党政有部署、委员争担当”。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笃定前行。
(二)坚持提高站位、把准定位,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市政协立足新方位新使命,按照人民政协处于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四个第一线”的要求,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规则,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常态化协商议政格局。实践证明,只有“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才能彰显人民政协制度优势。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改革发展重大议题建言资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职必须恪守的重要原则。市政协主动把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谋划,找准党政所要、群众所盼、委员所需、政协所能的结合点,深入调查、深度研究,着力提高调研报告质量、提升建言献策水平,10多个重要议题调研协商成果提交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获全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只有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精准发力,才能体现独特价值。
(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担当作为。人民政协植根人民,政协委员来自群众。市政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关切作为履职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尺,做到协商为民、监督利民、议政惠民,协助党委政府办好群众最在乎的事、最牵挂的事、最期盼的事。实践证明,只有倾注真情、履职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让群众感到政协组织就在身边。
(五)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联动,切实增强履职协同效应。人民政协是紧密团结的政治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市政协强化系统思维、集成推进,在履职重点上,聚焦全局性工作,持续助推助力;在履职环节上,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形成工作闭环;在履职力量上,发挥党派团体、市县政协、广大委员和专家智库作用,实现资源整合、优势融合。实践证明,只有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不断释放履职潜能和效能。
(六)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永葆政协工作生机活力。守正创新是推进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政协引导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勇于创新实践、破除思维定势,在全省率先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加强政协协商与党政工作有效衔接,创新民主监督形式,使政协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三、今后建议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今后五年是南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协工作提出新要求。新一届市政协要在中共南通市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围绕“融入一体化、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精准建言、务实监督、凝心聚力,着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力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更好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为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此,向十三届政协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在增强政治共识上有新提升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应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组织广大委员深入学习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精神,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深入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结合起来,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增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共识。深入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推进中心组学习、专委会履职党支部活动、委员培训等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学用结合,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为新时代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紧扣党政中心任务,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政协履职的着力重点。应把政协工作放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大格局中谋划,放在“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紧扣“发挥支点作用,打造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围绕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找准切口、选准角度、精准发力。聚焦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六稳”“六保”、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营商环境建设等重大议题,开展专题协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施策献智出力。着眼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更大格局向海发展,选择交通枢纽建设、跨江融合发展、港产城融合推进、城市品质能级提升等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广献务实之策。持续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盯沿江生态修复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开展民主监督,深化“三代表一委员”督察机制,聚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聚焦人民群众期待,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有新成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政协应多谋利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真正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倾听民声,公开征集提案线索,探索网络议政,吸纳界别群众协商议事,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完善委员联系群众机制。真情回应民意,着眼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改善,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跟踪监督,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加快实施,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聚焦促进共同富裕,就乡村全面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选择议题,开展专题协商,助推实际工作。真诚服务民生,坚持脚步往下迈,工作往下沉,深入开展“三走进一联系”“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等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体现政协为民情怀。
(四)发挥政协制度优势,在协商民主实践上有新拓展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应进一步拓展协商渠道,提高协商实效,切实把协商议题和协商载体匹配好、广泛协商与深度协商结合好。持续做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品牌,突出党委统筹抓总作用、召集人引领作用、委员骨干作用、群众代表能动作用,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形成整体联动合力,推动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增效,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制度建设,推动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建立加强凝聚共识工作制度,对市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探索政协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更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五)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在履职能力建设上有新举措
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民政协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需要持续强自身、提能力。应进一步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拓宽知情明政渠道,完善委员履职服务管理机制,引导委员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进一步加强专委会建设,立足“专”的优势、“联”的特点,加强专委会与党政部门的联系协作,优化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机制,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保障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标准,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扎实、廉洁自律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进一步深化政协系统联动协作,做到要事共商、履职共推、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品牌共育,更好发挥整体优势。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海阔潮涌千帆竞,乘风破浪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南通市委领导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