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专题 > 其它会议

在全市政协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1-07-12 字体:[ ]

在全市政协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1年7月9日)

黄 巍 东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根据市委部署和市政协党组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安排,今天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省政协召开的市县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并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分享党史学习教育的收获和体会。下面,我重点围绕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百年征程中感悟成功奥秘、激发奋进力量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政治和战略高度,统揽全局、纵贯百年、远眺未来,深刻阐发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要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坚守初心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政治宣言。讲话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全面回顾了我们党100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阔历程,热情讴歌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最恢宏史诗,首次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政治本色,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领航民族复兴的崇高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宣言。讲话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征程上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心决心,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高度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伟大行动宣言。讲话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用“九个必须”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问题,充分宣示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雄心壮志,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擘画未来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大气磅礴、豪情满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科学指引我们党、国家、民族开创千秋伟业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486.4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百年历程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伟力。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指导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从而掌握主动权、彰显主体性的历史。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体现朴素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的终点,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把支部建在连上,从工农武装割据到农村包围城市,从支持推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兴办经济特区,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就是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融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百年历程充分彰显了如磐初心的伟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赢得人民信任?曾在陕北采访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一语中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总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为了这样的政党,人民群众筑成红军时期的“铜墙铁壁”,汇成抗日战争中的“汪洋大海”,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渡江战役的胜利,干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主演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创造了新时代的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新的征程,要“站稳群众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人民群众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性的参与)。

百年历程充分彰显了精神品格的伟力。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充满了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意志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使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百年历程充分彰显了自我革命的伟力。建党百年史,也是百年党建史。在引领中国前行的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从提出党应该“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到清除“左”的错误走向改革开放;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写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章的十余次修订,见证我们党始终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也见证我们党始终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从加强党的建设,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我们党成为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各部门和各条战线都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7月2日,全国政协党组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汪洋主席主持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把握好政协作为统战组织的基本属性。组织“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扬建党精神,争取更大光荣”的主题活动,把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7月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娄勤俭书记主持会议。会议要求,必须全面准确把握讲话的思想精髓,从中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立足办好江苏自己的事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同日,省政协党组也召开专题学习会议,黄莉新主席要求,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激发奋斗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突出双向发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责任;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切实扛起新的使命,为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今天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贯彻。徐惠民书记主持并讲话。徐书记要求,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切实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在宣讲宣传上下功夫,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营造浓厚氛围;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全面做好对表对标、推动落地生根。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南通的殷殷嘱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开创“强富美高”实践新境界。

各位委员、同志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归根到底在于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全市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精心组织学习。人民政协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履职党支部学习、座谈研讨、委员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悟精髓要义和内涵实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政协组织的职责。要做好宣传阐释。人民政协作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以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广泛汇聚人心力量。要找准结合点,通过委员读书、协商议事、视察调研等活动,在加强自我学习、讨论交流的同时,做好宣传阐释,积极向社会传播共识,更好把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要抓好贯彻落实。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助推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同做好全年政协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双向发力质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

二、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从统一战线和政协历程中汲取宝贵经验、坚定前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作为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的统战组织属性始终是其最基本的属性。我们回顾人民政协的历史,首先要把统一战线这个制胜法宝搞清楚。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目的是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跟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是内在统一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就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也是我们党运用统一战线,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习仲勋同志在回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时,曾精辟地讲,“没有统一战线,就没有党的历史。”)下面,我们从四个时期回顾统一战线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们党诞生之初,对与其他政党的关系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党建立之初,党员总数少(党的一大只有50多人,二大召开不过195人,三大召开的时候是420人),经费紧张。面对这样的形势,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尽快地站住脚、发展壮大自身力量,探索和建立统一战线,成为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必须联合全国一切革命的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民族主义的联合阵线。1923年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在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形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来了国民革命的高潮。但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中的右翼势力日渐强大,1927年,在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蒋介石、汪精卫等撕下面具,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不但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而且要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牢牢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南昌起义后仅六天,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以武装暴动反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方针,决定在农村实行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心也随之改变,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面逐渐扩大。在工人阶级内部建立“工人统一战线”,在农民内部通过土地革命建立工农联盟,在国民党军队策划“兵变”,在文化界组建“左联”等组织,联合国民党左派及其下层群众,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推翻蒋介石新军阀政权为主要目标的统一战线。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蚕食侵略,中国共产党人不念旧恶,于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国共合作,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西安事变”。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抗日战争阶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是在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提出许多斗争策略,如,“又联合又斗争”“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等,使蒋介石集团陷入“投降投不了,反共反不成”的尴尬境地;二是在共产党控制地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时采取“三三制”的政策,即政权机关人员构成中,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三是毛泽东确定了“三大法宝”;四是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五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规定,在区委以上各级党委之下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这一时期,我们党对统一战线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加深,对统战策略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使得当时的革命形势和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也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年8月,毛泽东主席以“弥天大勇”亲赴龙潭虎穴重庆,与蒋介石斗智斗勇,历时43天的艰苦谈判,签署协定。(毛主席开展统战工作的水平非常高超。重庆谈判时,他广泛接触各党派各阶层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宣传我党的政策主张。用他自己的话说,拜客,什么人我都去。国民党“大佬”陈立夫在抗战后曾立足城市消灭共产党,毛泽东同志专门造访与之交谈,回忆当年国共合作的往事,评析时下国民党祸国殃民政策,并风趣地说共产党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上了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称齐天大圣,可你们连弼马温都不让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杀杀。毛主席就这样在轻松谈话的气氛中,最终使陈立夫动摇了坚决反动的立场,表示愿意为此次国共和谈尽心效力。我们党的这些工作,当时令蒋介石非常恐慌,惊呼毛泽东把统战做到我家里来了。)

重庆谈判后,要求和平民主的声音非常强烈,蒋介石迫于压力同意按照双方协定的规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至31日,由共产党、国民党、中国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重庆举行了协商政治问题的会议(被称为“旧政协”)。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和平建国纲领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和军事问题等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协议。但十分遗憾,不久,国民党撕毁各种协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群众广泛开展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要内容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在此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无党派人士也日益倾向于支持人民革命。我们党由于成功运用统一战线,既坚持党的先进性,又发挥各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既坚持团结合作,又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各民主党派清除中间路线的思想,放弃第三条道路,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后来根本上解决“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创造条件。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由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民革成立于1948年1月1日,是八大民主党派中成立时间最晚的却排名第一,而成立时间最早是成立于1925年10月的致公党则排名第六。那么,中国八个民主党派的排序,究竟是依何标准,其排序规则有何讲究?主要就是根据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时的先后顺序而定,同时经过充分协商的结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由万鄂湘代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致贺词,我认为主要由于民革排名最靠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就是“新政协”。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新中国成立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赋予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作出了关于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这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建国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一直要做到社会主义以后”的思想得到贯彻。从建国初期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统一战线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参加土改、抗美援朝、思想改造和“三反”“五反”等运动,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人民政协是否要保留?人民政协的重要基础——民主党派有无存在的必要?曾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革命已经胜利了,民主党派“任务已尽”,认为“民主党派是包袱”,可有可无。这些情况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毛主席明确表示,民主党派不能解散,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要继续发展。从民主党派背后联系的人们看,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毛泽东又专门召开座谈会,肯定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这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不是多余的。”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对统一战线从理论、方针、政策上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是毛泽东,第二至四届是周恩来,毛泽东担任名誉主席,第五届是邓小平,第六届是邓颖超,第七届是李先念。)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方针和任务。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这篇著名讲话,成为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这个时期,邓小平同志一直在考虑如何调动更多的积极性,如何团结更多的人,让他们一心一意为实现党的经济建设目标去奋斗。(1979年1月17日,小平同志邀请胡子昂、胡厥文、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同“涛”读音)等5位工商业知名人士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座谈,听取他们对搞好经济建设的意见建议,中午还请他们一起吃火锅、涮羊肉,被誉为“五老火锅宴”。“五老火锅宴”也成为党的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上的佳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政协制度也不断巩固完善。1982年12月,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总纲的第一段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同时,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根本任务、政治基础、主要职能、组成原则和工作原则等基本问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潘岳认为,“在大统战格局中,人民政协代表性之强、团结面之宽、覆盖面之广,是其他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人民政协必须坚持统战是第一功能、团结是第一主题。”)1982年,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地载入宪法,为人民政协事业提供根本制度保障。198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中共中央批准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成立中共党组,明确全国政协党组在全国政协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从此,党在全国政协组织中有了常设的领导机构。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进入新世纪,为了把人民政协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2006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就人民政协工作专门颁发文件。这个文件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制度保障。人民政协在这一时期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建言资政,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特殊重要的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就创新拓展和壮大统一战线、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对统一战线工作、人民政协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首次阐明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首次阐明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首次阐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阐明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首次阐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三个新”和“三个有效避免”的制度优势;首次阐明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首次阐明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

在这个时期,党中央把人民政协事业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在党的历史上、人民政协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召开政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定性赋能。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人民政协立足新方位新使命,按照“四个第一线”的定位要求(汪洋主席指出,人民政协处于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是党和国家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建言献策,作出了新的贡献。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市的政协组织从初创到发展,经历市协商委员会和市政协两个阶段。1949年9月24—27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协商委员会历经6届,存在6年时间。1955年8月3日,政协南通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郁谦当选为主席(1954年3月至1964年9月,担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1958年9月至1959年2月期间,任中共南通地委第三书记兼市委第一书记,是第一、三届市政协主席,后担任省机械工业厅厅长,无锡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等职),市一届政协由17个界别组成,共有委员93名,设立学习委员会和工商、文教、医卫、社会4个工作组。市二届、三届政协均由20个界别组成,均有委员208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市政协工作被迫中止12年。197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同意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地方政协组织和原有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的电报。根据电报精神,市政协逐步恢复活动,开展各项工作,于1980年成立市四届政协。1983年3月,南通实行市管县体制,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召开,市政协委员有396名,工作面也扩大了,由24个界别组成。市六届政协由26个界别组成,设立办公室和提案、学习、经济科技、文教卫体、社会法制、“三胞”、文史资料研究等7个专门委员会。从七届到本届,我市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政协事业进入快车道。机构设置不断调整完善,先后增设研究室、委员工作委员会等委室;根据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增设无党派人士、社会福利和保障等界别,界别总数达到27个;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优化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十二届政协委员达到529名;市政协围绕各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先后聚焦外向型经济发展、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城市环境保护、构建沪苏通“小金三角”、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等重大议题,深入协商议政,广献真知灼见,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人民政协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几个方面。

第一,党的领导是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从成立时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发展到今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专门协商机构,其成长与发展的每一步历程,都镌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实印迹。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民政协的产生,没有政协事业的发展。每当重大历史关头,都是党的坚强领导保证了人民政协沿着正确方向披荆斩棘、不断前行。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是实际的、具体的、全面的,必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和重大考验中体现出来,必须落实到政协履行职能的各层面和各环节。

第二,团结民主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本质要求。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发展。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平台、协商平台、工作平台,承担着“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使命任务,必须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团结和民主相辅相成、相互贯通。这种团结是广泛的、紧密的、坚强的团结,这种民主是实质性、建设性、中国式的民主,是独特、独有、独到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不断增强政协的感召力、凝聚力。

第三,人民至上是政协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人民政协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一切工作为了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样也是人民政协的初心使命。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只有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一切以人民期盼为念,履职为民、尽责利民,才能保持人民政协的本色。

第四,守正创新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守正创新是政协事业发展进步、提质增效的不竭动力。正是由于创新,人民政协才得以创立,为共和国的诞生发挥了独特作用,并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不断壮大;正是由于创新,人民政协的职能由过去单纯的政治协商,拓展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正是由于创新,人民政协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同步推进,取得了新成绩、干出了新样子。实践证明,只有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人民政协工作才能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从现代化新征程和治理体系大格局中找准履职重点、扛起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力求重点工作出精品、创新工作出名品、基础工作出成品,以新担当新作为办实事开新局。

(一)突出党建引领,进一步凸显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本质要求。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必须把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政协组织最严肃的政治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始终。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更加主动地争取党委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在市政协党组领导下,已经形成机关党组、7个专委会委员履职党支部、若干履职党小组的组织架构。要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创新活动载体,推进党建工作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把强化理论武装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使广大委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学习过程成为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过程。要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市县政协党组成员要学在先、做示范,带动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提升学习教育的“含金量”。把全面从严要求落到工作实处。要落实好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三个责任制”,建立政协党组、机关党组的责任清单,明确“一岗双责”、管党治党责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委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结合“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委员开展红色主题学习体验、红色主题宣讲等,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要求,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突出主责主业,进一步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全市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都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贴得更紧。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找准党政所要、群众所盼、委员所需、政协所能的切入点、结合点。在重点围绕“培养张謇式通商群体”“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要事议政建言的同时,又要重视涉及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组织委员多层次开展调研视察、协商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谋得更深。针对年度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重点工作,继续采取统分结合、内外整合等方式,建立与党派团体联动调研、与市县政协联合协作机制。大力度推进市县一体化智慧政协建设,增加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比重,不断扩大协商参与面。要商得更好。协商能力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事关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汪洋主席在今年政协大会上提出“三个善于”(要提高同党外代表人士协商的能力,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要提高同部门协商的能力,善于把专业意见转化为政策选项;要提高同界别群众协商的能力,善于当好反映诉求、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的桥梁纽带),这是全体政协委员努力的方向。党员委员要带好头、作表率,既要加强学习,掌握协商规则、对话技巧,又要注重实践养成,善于以各界人士熟悉的语言,亮出观点意见、阐明原则立场、有效启发引领;善于有的放矢建言资政,把专业意见及时转化为党政部门工作选项;善于把握界别群众思想动态,有效运用凝聚共识平台载体,有针对性地做群众工作。

(三)突出协商为民,进一步擦亮“有事好商量”金字招牌。上个月,黄莉新主席到南通调研,实地考察市政协总工会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成果转化现场,对市政协的创新做法作出批示,认为我市不断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向规模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形成“有事好商量”南通经验升级版,继续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要按照黄莉新主席的要求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的部署,坚持“实”字当头,以作风务实、措施扎实、成效真实,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名副其实的“金名片”。在提升质效上下功夫。继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成员带领相关委室深入到所联系县(市、区)的镇、街道、园区协商议事室,发现典型、总结推广,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做到“镇镇到”。各县(市、区)政协和园区政协工委对所辖村、社区协商议事室进行全面排查,查找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选树典型,做到“村村到”。通过党政点评、委员评议、群众评价和组织者评析,对协商议事活动进行全面评估,使协商成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在打造特色上下功夫。学习借鉴一些县(市、区)上半年采取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创新做法,扎实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深入开展“委员学党史、协商办实事”活动,把协商议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扩大委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各地在协商形式、品牌建设、方式方法等方面要持续用力,打造更多具有政协特点、南通特色的新成果。在优化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年度考核机制,在市委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党的建设考核中,突显协商议事工作指标和权重;完善委员参与机制,修订市政协委员履职考核细则;落实分类培训机制,组织开展村、社区新任党组织书记培训,实现全市各镇、街道、园区政协工委负责人培训全覆盖;深化工作融合机制,持续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与政协工作、基层社会治理融合互促。

(四)突出凝聚共识,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在宣传引导中广泛凝聚共识。落实谈心谈话、走访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制度,形成党内到党外、常委到委员、委员到界别群众良性互动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结合“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深入开展“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宣传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界的共识。在团结合作中广泛凝聚共识。深化党派团体合作,把凝聚共识融入调研、视察、协商、监督等日常工作中。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机制,落实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与港澳委员、经常在海外工作的委员、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特邀成员的有效联系机制,坚定一致性“圆心”、拉长多样性“半径”,把更多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上下联动中广泛凝聚共识。加强市县政协联系指导,完善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对中央和省、市委部署以及全国政协、省政协要求一贯到底,重点调查研究和协商监督一体推进,重要学习研讨和专题培训一同参与,做到履职共推、资源共享、品牌共育,扩大全市政协工作的影响力。

各位委员、同志们,以史为镜明志、知史开拓未来。大家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地投身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勇当排头兵、跑赢新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