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视察调研

关于海安县、如皋市、崇川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4-12 字体:[ ]

根据市政协十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关于加强我市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协商专题调研方案的安排,22224日,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张庆平、张永凯、赵闻斌、尹建炉的带领下,赴海安县、如皋市、崇川区(以下简称三地)调研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在听取三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部分工作机构和企业,经过认真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三地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腾飞的强力引擎,坚持以引才为重点,以育才为根本,以留才为主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以领军型人才催生新兴产业、以创新团队引领产业集群、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新路。目前,三地拥有列入国家千人计划3人,省“双创”引进计划33名,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资助对象12人。海安、如皋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县,三地初步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

1.创新理念,打造人才工作新模式。

党委、政府不断强化“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战略位置。

树立第一资源“班长抓的理念。建立了由县(市)区委书记任组长、常委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自抓人才工作,部门“一把手”亲自负责人才队伍建设。如皋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成立了正科级建制的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实现了镇区人才工作专业化。

坚持人才工作统筹抓”的理念。确立了由党委谋划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订下发年度人才工作要点,明确人才工作“一盘棋”的观点,统筹各种人才工作资源,统一分解目标任务,做到分工明确、配合主动、协调有力。探索建立了县(市)区、部门、镇区“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统筹落实各项人才工作。

确立重点区域“重点抓”的理念。注重县(市)区、镇、企三方联动,形成以县(市)区人才规划纲要为龙头、各镇区子规划为支撑的人才规划体系。注重发挥主体功能区人才集聚优势,实现了重点产业重点考核、重点倾斜、重点服务。

2.拓宽渠道,构筑高端人才集聚地。

抢抓江苏沿江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大力构筑产业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以大规划引才。三地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引导,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2011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通过实施人才工作工程,确立了优先引进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定位,努力实现招才引智的科学化。

以大产业引才。紧紧围绕“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的要求,专题出台了重点产业振兴计划,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以大平台引才。三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各自的科技城(园)、高新产业区、科技孵化器和软件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为产业领军型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载体。目前,崇川区依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海外研发机构2家, 国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院士工作站4家,省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中心7家,市级工程中心27家。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能力不断增强。

3.突出重点,提升产业人才新层次。

坚持把产业人才培育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持续加大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育力度,不断丰富人才知识结构,有效提升了产业人才层次。

加大培育力度。台《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作的意见》,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各类人才培训力度,力争造就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产业人才。

搭建培育载体。由政府买单,选派企业家赴各知名高校进行培训。三地先后派员参加了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讨班、清华大学企业高管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MBA核心课程班、复旦大学企业上市培训班等多个企业家培训班。

创新培育方式。坚持教与学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学与用互动、理论与实践并行发展。三地依托各类经济讲坛、重点企业HR沙龙,积极开展订单式、处方式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强化实践运用为重点,不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三比三争”活动,积极搭建人才比拼的舞台,形成各类人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提升服务,优化人才发展新环境。

不断优化人才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走可持续的人才开发之路,真正激活了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动力。

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人才投入,建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账户,按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标准足额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有效提升了人才政策兑现、重大活动经费保障水平。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暂行办法》、《高层次领军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办法》、《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技术津贴发放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海安县对引进的加拿大籍氢能研究领军人才赵志刚主导的高科技项目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四个优先、一个补贴”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引才政策效应。

不断优化生活环境。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实施县(市)区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党委书记亲自带头对接产业高端人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实施“优秀人才一卡通”工程,为优秀人才提供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和便利,积极提升为优秀人才服务的层次。

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海安县的“双招双引”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被业内人士定义为人才工作“海安模式”。三地定期召开人才工作大会或座谈会,对人才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出台《关于对人才(项目、载体)实施绩效考核评估的意见》,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三地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与发达地区差距还比较大,对照新形势、新要求,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在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1.对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一是各级党政领导的认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既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还要有科学的人才观。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理念,还需要从报告里、口头上落实到行动中。把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确立。

二是企业特别是企业一把手的认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先有人才,才有钱财”、“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的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企业对产业领军型人才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还远远不够,企业对人才投入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社会对人才投资的价值认识不足,乐见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亟待培育。对产业领军型人才“不仅能快速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更有可能滋生一个新兴产业群,拉长一根新兴产业链”的作用心存疑虑。大部分企业对产业领军型人才有一种“够不着、招不到、用不了”的神秘感,缺乏“敢招、善引、会用”的勇气和胆略。

2.对如何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还不够清晰。

需要何种产业领军型人才的定位不明。在各地对领军型人才需求竞争日趋激烈,各方人才政策比攀之势明显的大前提下,对破解“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紧紧围绕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有重点地定向引进本地急需的产业领军型人才”的思考还不够深入。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性选择、引进人才的针对性还处于空缺或较弱的阶段,人才的国际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用什么来吸引产业领军型人才的路子不清。目前而言,南通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还不高,对产业领军型人才的吸引力还很弱。对“我市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业高度发达的前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优势转化为事业快速发展的前景、优惠的引才政策举措转化为高层次人才安居乐业的前景”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宣传的层次不够高、宣传的受众面还不够广、宣传的形式还不够活、宣传的效果还不够好。

满足领军型人才干事创业需求的平台不强。虽然我市人才载体建设已经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但,相对于产业领军型人才长远发展和人才国际化的需要来说,还存在人才载体层次较低、科技企业孵化器个体规模偏小、区域分布偏散、重点专业研发机构数量偏少、科技产业园区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同业人才集聚效应未能有效形成和放大、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的配套设施和集成服务还不到位、风投创投资(基)金公司数量少盘子小等问题。

三、几点建议

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市率先基本现代化、推进“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打造“一中心三城市”定位的现实要求。我市要在新一轮发展转型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就要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为此,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1.牢固树立“观念更新天地宽”的理念。

应在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科学人才观的同时,加大对企业家科学用人观的培育力度。可通过组织企业家到发达地区考察、参加高层次论坛、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用事实来启发、教育企业家转变经营和发展理念,帮助企业家树立更高、更大、更强的发展目标。力求使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实现由“保守型向开放型、由家庭型向市场型、由拿来型向开发型、短期型向战略型”的转变,以企业家“办世界一流企业、当行业排头兵”的人生追求来驱使企业真正舍得在招引领军型人才上花大钱、办大事,切实解决好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中“政府热、企业冷”的问题。

2.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应在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江海英才计划、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的同时,从树立诚信政府形象的高度,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兑现和落实。要在积极探索政府发放的奖金免税、优惠政策的快捷到位、配套服务措施及时跟进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做出南通特色。通过对现有产业领军型人才的优质服务,把“以才引才”真正从口号变成现实。

3.进一步完善我市产业领军型人才服务体系。

应在尽快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的同时,加快完善人才中介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员工培训服务、技术服务平台支撑等在内的系列化、集成化配套服务体系,在做实各项服务举措上狠下功夫。应抓紧探索设立市一级官方人才咨询、评估机构,通过组织由技术专家、风险投资专家、经营管理专家组成专业评审组的函审、面审两道程序,从不同角度对创业人才创业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给出科学的评价意见,为各县(市)区招引产业领军型人才决策提供服务。应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创办以我市高层次人才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猎头”公司,也可由政府出面邀请或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的“猎头”公司来南通设立办事处,以填补我市在这方面的空白。

4.进一步优化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

应在积极打造有南通特色的“服务品质优、配套功能强、投融资渠道畅、社会保障全人才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南通大学等高校实验室等级高、公共技术平台新、学科设置灵活等优势,一是采用柔性用人机制,吸引部分希望在大学任职或兼职的产业领军型人才,二是为产业领军型人才从事研发、构建团队提供技术平台、实验室、配套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积极探索政府和高校共建技术、检测平台、高校与企业联办适用学科、高校与企业联动引进等模式,为加强我市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渠道。

5.进一步完善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招引与培养机制。

应在建立和完善在人力资源规划指导下的全面招引体系及相应的淘汰机制的同时,重视产业领军型人才的自主培养机制。政府应切实担负起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适时组织和资助企业、南通高校派遣技术人员、教职员工参加出国培训、出席国际性学术大会等活动。可在积极组织本市人才参加全国、全省出国培训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我市自主举办境外短期、定向培训活动,把一些有培养前途的人才送出去开拓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创造的激情,增长他们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