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案例选登(三十一)

来源: 提案委 发布时间:2022-08-15 字体:[ ]

案  由:关于推进包容审慎执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建议

提案者:陆建新

内  容: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是指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坚持“宽严相济”“教处并重”原则,在依法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的同时,防止过度过宽打击,最大限度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是文明执法的更高形态。对积极应对当前复杂严峻市场形势,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相关部门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取得积极成效

从了解的情况看,早在2019年5月,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就联合出台了《南通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在全省率先出台免罚清单。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制定免罚轻罚清单2.0版,对85项轻微违法行为给予免罚轻罚,真正让执法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有3165家市场主体从中受益。《免罚清单》信息被推送至国务院办公厅,多家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

该理念在司法系统也开始推行。2021年8月,市政法委会同市检察院、市工商联等九部门联合启动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试点,在依法“少捕慎押慎诉”的同时,对合规企业实行从轻处罚,半年来已办理10起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知程度不高。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作为一项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许多地方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四川省成都市首推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浙江省嘉兴市、广东省南山区等地推行力度也很大,相对而言,我市相关部门认知程度不高、行动滞缓,目前尚未出台系统性、规范性文件。

二是包容力度不够。各地高频次执法、执法力度不一等现象较普遍。过度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甚至出现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违纪违法行为。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的保护性措施匮乏,容错纠错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和落实。

三是企业意识不强。南通市市场主体超过120万个,在总体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仍有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规则意识缺乏,成为各类法律风险的易发区、高发区,以致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客观上存在一定障碍,甚至是风险。

三、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形成推行共识。初创期的企业很多时候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监管缺乏包容审慎、宽严相济,就会让市场主体的生存难上加难,也会把新业态扼杀在摇篮里。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是应对严峻复杂市场形势,稳定经济运行的创造性举措,应当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增强加快推行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二是明晰柔性执法规范。及早出台关于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监管的规范性文件。对市场主体不触碰安全底线的经营行为,应推进柔性执法;对市场主体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符合不予处罚情形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适用包容审慎监管。监管执法部门根据实际情形,采取行政辅导、行政诫勉、行政通报等非强制性方式实施柔性执法,监督和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自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借鉴检察院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评估的执法理念,实行多部门联动,让包容审慎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发挥政协“有事好商量”协调机制作用,对情况特殊的案件,开展一事一议活动,集思广益加以推进。开展执法人员专项培训,增强为民情怀,深化执法理念,提高执法水平。深化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让干事创业的人员受到激励和保护。

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教育,让尽可能多的民营企业家了解和掌握民商事法律知识,注重法治信仰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熟练掌握履职所需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履职意识。



案  由:关于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的提案

提案者:石磊

内  容: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科技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描绘了我国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将向高质量等方面全面提速。

近年来,南通市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指示要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建成运行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全国首家“知联侨”海外服务中心等。我市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试点城市、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荣誉,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富微电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南通首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在专利、域名、商标、软件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方面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公司在业内率先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标认证;成功搭建信息数据平台并建立了两类专利数据库。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突破1218件,累计授权超622件;美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南通本土企业中位列第一。

在万物互连的新时代,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本土企业与国际厂商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并在一些先进封装技术方面具备了竞争优势,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有望成为国际芯片封装的领头羊。

在中美贸易战的特殊背景之下,全球供应链将面临重大调整,本地化需求愈加突出,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协同协作等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将是我市今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建议:

第一,持续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文件精神,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知识产权政策,加快梳理和研究,尽快出台符合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及细则,更有效的保护我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二,进一步优化创新知识产权数据平台。加快完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和数据化,便于企业查询、缴费、监控,实现法律状态、费用种类、费用期限等批量查询功能。政府相关平台要相互对接,实时更新知识产权状态,费用到期自动预警提醒。建成并完善集成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法律文书、标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数据资源的知识产权大数据应用系统。构建“一网通查”和“一网通办”的互联网知识产权管理平台。

第三,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步伐。高校尽快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建立本科、硕士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培养大学生能够正确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智力成果的能力,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应从企业、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聘请富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走进高校,传播知识产权知识,让更多的大学生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与保护的必要性,鼓励更多年轻学子投入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第四,加大知识产权公益培训、职业培训,探索符合南通的知识产权保护之路。建议多组织知识产权专项公益培训,宣传知识产权文化、专利制度,普及专利文献知识和专利信息技能,为知识产权从业者构建更多提升渠道;组织知识产权人才就具体问题难题进行交流研讨,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第五,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水平。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更好地助力南通的高质量发展。我市在较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上,面临知识产权案件有申诉需求的客观实际,法院应在判定、审判等方面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为吸引留住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和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