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案例选登(四十一)

来源: 提案委 发布时间:2024-05-20 字体:[ ]

案由:关于高质量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建议

提案人:南通市工商联

情况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南通作为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唯一城市,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是应时之需、应时之举,不仅有利于破解我市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园区综合实力不强、高端项目招引困难等瓶颈,更有利于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顺应跨江融合新形势,策应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长三角打造全国发展强劲增长极,更好肩负起国家使命,培育新的强劲动能,为此建议:

具体建议:

一、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我市产业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阶段,宜在战略和政策上采取锻造长板+补足短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虚拟集聚+物理集聚、市场需求+制度供给等新办法和新措施,进一步放大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千亿级板块优势,推动构建多层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参与长三角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四大快速增长产业联盟建设,推动成立沪苏通产业链联盟。要主动对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协作进行创新深度融合,策应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强化人才要素导入、优化人才引进柔性策略,围绕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发展需求,健全人才需求资源发布与培养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二、统筹优化园区整合新路径

要坚持集群发展,以我市与上海、苏南共建的合作园区为基础,推动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等一批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园区与相邻园区进行实质性整合,更大力度推动“上海苏南孵化、南通转化”“上海苏南研发、南通制造”。要坚持科技引领,利用南通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离岸创新”“飞地孵化”等模式,持续深化沪苏通科技合作,创造更多产学研共建成果。要坚持数实融合,依托长三角共建园区设立公共服务大数据中心及公共平台,探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新路径,推动制定整体数据开放战略、治理法律框架和质量管理标准、提供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与开发机制,推进长三角公共服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三、加快构筑项目招引新生态

要以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分工协作为契机,紧盯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转移,引育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链生态圈,让“最强”点撬动“最强增长极”建设。要充分发挥南通向海发展的先发优势,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和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加快建成面朝大海、港城相拥、承接上海苏南、辐射苏中苏北的现代化北部新城。要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把握“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围着项目配”导向,分梯次动态筛选和调度项目,对重大项目优先纳入资金、土地等指标保障范围。

四、加速释放动力机制新效能

要深入学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地创新做法,强化顶层设计,突破制度障碍,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进行联合攻关,激发共进共赢的内生动力。要研究跨区域创新项目和产业集群培育的有效办法,尤其是针对江苏多个同质化的产业集群,如生物医药、现代纺织等多市共建的情况,需进一步探索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建立跨区域集群建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共享机制,形成发展一盘棋的生动局面。要推动要素自由流动,探索跨省域标准统一、规则统一、制度统一的市场体系,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投资和政务服务便利程度。要积极对接上海、苏南拓展实施“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服务举措,持续擦亮“万事好通·舒心办”服务品牌,共促协同区建成长三角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


案由:关于南通精准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的策略建议

提案人:民盟南通市委员会

情况分析:

近年来,南通秉承张謇企业家精神,坚持产业立市、制造强市,现已形成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超万亿。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南通虽然在打造协同发展新标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建成了一批跨江合作园区和平台载体,但目前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从区域层面来看,城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中,8个城市发展高端装备产业,7个城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5个城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其中多数产业均为南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

二是从产业结构来看,主体产业仍为传统产业。南通位居前三的规上制造业分别为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规模超万亿的建筑业仍以“用人多、垫资大、利润薄”的房建为主,现阶段主体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产业升级转型滞后于苏南地区。

三是从产业链位来看,新兴产业多位于配套环节。由于产业链配套不完整等现实问题,导致南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相应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南通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多集中在后端封测环节,设计与制造两大核心领域鲜有涉及。

四是从交通网络来看,“内循环”特征较为明显。随着过江通道的陆续建成通车,我市跨江融合向纵深推进,但北沿江高铁和南通新机场进展较慢,以南通为核心的城市子群仍处于长三角经济网络的边缘位置。南通区域更多表现为主城区与下辖县市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市场流通还未实现从边缘节点到中心枢纽的跨越升级,文旅产业对外吸引力不强。

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主动策应上海大都市圈构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历史机遇,提升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影响力,推进南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具体建议:

一是精准把握产业基底,科学规划产业定位。系统梳理南通产业家底,全面构建企业大数据库,科学绘制全市一盘棋的产业地图,明确产业区域布局、行业分布。产业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平台,对内着力融合南通企业资源,对外主动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内各个城市“产学研”资源,从而为南通各类主体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在区域内找准定位。同时,因地制宜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现代海洋产业等,以新质生产力的迸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二是主动融入产业链条,持续强化产业协同合作。优化南通嵌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基于自身的产业特征,科学编制《南通协同上海大都市圈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深化六大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细化16条优势产业链全景图,谋划潜在新兴产业推进方案,配以相应的政策清单,建立“1+6+16+X”产业协同发展体系。立足南通“616”和上海“(2+2)+(3+6)+(4+5)”产业体系,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分工,构建园区共建、平台共建、载体共建等协同创新模式。培育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重要知识集群,加强本地高校与上海大都市圈知名大学合作办学,继续建设优势学科(产业)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培育和储备致力于南通产业发展的人才。

三是探索“双向飞地”模式,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借鉴苏州等临沪城市与上海创建的科创飞地、离岸创新中心等合作模式,以市北高新、苏锡通园区等现有“飞地”平台为基础,在上海、苏州等地设置“反向飞地”,构建从实体转移到创新资源流动链接、从空间扩张到面向创新存量消纳、从单纯资源置换到平台共建共享的双向协同“城际高速通道”,有效解决南通龙头企业落地不足、新兴尖端技术创新不足、顶级领军人才招引不足等突出问题,构建更为开放前沿的合作生态系统。与宁波、舟山等地共建海洋产业功能区,推动现代海洋产业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既有产业深度结合,提升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能级。

四是锚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敢为敢先合作模式。充分依托上海大都市圈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南通与上海大都市圈科创资源互动协同,立足南通产业基础优势,精准把握上海大都市圈内大院大所与地方合作的潜在需求,梳理分析对南通产业科技发展具有助力的重大技术成果,编制发布“南通·大院大所合作热力图”,持续推动南通与上海大都市圈内优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到南通转化落地。

五是瞄准重点产业领域,共建区域产业集群。依托南通自身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紧扣包括上海浦东新区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北转型”宝山区的邮轮、新材料、机器人等优势产业,积极争取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配套扶持政策,建立起产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设立区域间、集群间合作项目,构建跨集群伙伴关系。围绕“一集群、一龙头、一机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率先出台市级实施方案,予以规划引领与政策指导。巩固我市绿色化工优势型产业,提高基础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谋划好石化产品储运炼化一体化以及精细化工发展战略,在沿海大港通州湾规划建设石化双循环基地。加速提升南通三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风电氢能装备、储能、合成生物产业集群,实现绿色循环产业的全面提升;重点发展智能专用设备与增材制造设备等,提高海工装备生产工艺与组织水平,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制造、港口、贸易复合型智能制造新中心;发挥南通中端制造优势,抢抓第三代半导体及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揭榜挂帅”等科技攻关方式下好未来高端产业“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