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案例选登(二十八)

来源: 提案委 发布时间:2022-05-09 字体:[ ]

案  由:关于加快集聚资源要素,推动建设南通沿江科创带的对策建议

提案者: 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

内  容:2021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在综合研判后作出规划建设沿江科创带的重大决策,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建设南通沿江科创带的良好基础:区域内科教资源集中;交通条件优越;市委市政府推进举措务实。
  对比先进地区,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的差距:一是创新资源较为欠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二是研发投入有待加大。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2.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只有35.6%,低于全省平均。三是创新服务亟需提升。区域内科技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园区支的政策力度有限。四是区域板块联动不足。各园区间同质化竞争明显。南通与周边区域在科技、产业、人才协同等方面未形成有效的契合点。

(一)突出创新核心,强化发展布局引领作用。
  一是争取顶层支持。加强与科技部、省政府的密切沟通,积极争取将沿江科创带建设纳入江苏省和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更高层面的顶层规划设计。二是强化区域统筹。谋划“一张蓝图、一个体系、一套政策”,引导各园区开展工作;围绕“一核、四区、多园”,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约发展。三是加快核心构建。建立健全南通创新区创新资源集聚与辐射相得益彰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高新区“六个一”建设,突出各园区产业承载主导功能,形成“一区一特色产业”。
  (二)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一是强化人才引培,不断激发创新活力。通过统一沿江科创带人才政策、建立产业人才联盟、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速高层次双创人才向沿江科创带集聚。二是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战新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聚化和品牌化发展。构建从“种子企业”到“领军企业”的良性发展梯队,招引、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
  (三)高质量孵化创新载体,打造优质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积极培育各类研发机构,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瞄准国家、省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优势领域,加快培育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围绕国家、省创新体系建设布局,支持建设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是构建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市技术市场沿江科创带分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信息集散地和技术转移交易中心。支持各板块独立或联合建设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加快完善全域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三是树立保姆式服务意识,营造科创企业发展良好生态。推行政策服务“全覆盖”,实现线上服务“全天候”,线下服务“全方位”,跟踪服务“全过程”,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区域协同联动机制。
  一是加强外部沟通,争取省部资金支持。坚决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财政资金兑现。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协调和市级部门协同配合,争取更多的省级以上项目资金落地南通。二是强化内部协同,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沿江科创带招商工作会议,着重对重大产业项目、科创型项目所在产业链、创新链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协调。探索建立项目税收分成、招商数据互算、工作人员互派、产业协作互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政策奖励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建立集产业、人才、科技、金融等政策于一体的政策体系。市级科创政策有针对性的向县(市、区)的省级高新区平台倾斜。加快推进南通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鼓励高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出台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供应链打造等配套扶持政策。


案  由:关于深化跨江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加快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建议

提案者: 市工商联

内  容:近年来,我市坚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南通落地生根,全市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势头强劲,同时与战略强支点和重要增长极的定位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跨江融合发展为我市制造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全市工业总量不断扩大,产业融合加速深入,特色载体支撑有力,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为加快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奠定了基础。

一、正视与苏南地区制造业发展差距

一是规模总量不及苏南。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落后于苏南三市。2019年工业应税销售与常州相差859万,2020年相差1068万,2021年相差3273万,工业用电量连续三年落后常州约70亿千瓦时。全部工业应税销售和工业用电量约占无锡总量的1/2,不及苏州的1/3。

二是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我市主导产业层次偏低,新产业占比较少,产业链竞争力不强,高端产业领域尚未涉足。部分产业链覆盖面小,产业链丰度有待提升,如集成电路链处于封装测试节点;纺织产业链中高档面料大多依赖外地或进口,本地根植性弱。

三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制造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企业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高。国家级创新平台少,全省76家国家级科创平台,南通仅1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平台有短板,落后于苏南地区,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率不高。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55%,落后常州约0.4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370家,比常州少127家。
四是政策力度存在差距。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市出台《市政府关于推进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在项目建设、智能化技改、两化融合等方面给予一定补助,并积极探索免申即享,进一步缩短项目兑现周期;但从政策扶持力度看,与苏南差距较大。

二、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一是聚焦优势转化,加快布局战略性主导产业。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推进,推动沿江产业向沿海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要聚焦上海、苏南等地,利用沿江基础和毗邻上海优势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着力在大通州湾布局招引一批沿海产业项目,持续推动沿海产业体系向布局集聚化、结构合理化和产品高端化方向集聚,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带。

二是聚焦能级提升,高水平建设跨江合作平台。深度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分工,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大都市功能疏解区。推动南通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方案早日获批,依托苏锡通园区高水平建设试验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导入等方面深化共建。支持海安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如皋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如东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启东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通州湾建设江海联动新枢纽,不断夯实基础,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跨江融合产业集聚高地。

三是聚焦动能转变,培育与苏南同质化创新生态。深入落实跨江融合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升级。聚焦船舶海工等重点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攻重大项目,积极承接产业项目合作和梯度转移。推动沿江科创带“一核四区多园”协同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沪通产业创新示范区,招引更多科研院所在通设立分支机构。
四是聚焦活力释放,营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开展政策创新,集中资源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增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服务的吸引力。进一步深化与上海、苏南的对接交流,推动相关企业积极融入长三角配套协作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