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案例选登(四十三)

来源: 提案委 发布时间:2024-06-12 字体:[ ]

案由: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建议

提案人:李圆圆

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人才“引育留用”,重点聚焦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实施科技招商政策,全力推进“双招双引”,积极搭建人才平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南通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人才支撑。但与上海、苏南等地相比,我市在平台载体功能发挥、人才结构比例、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一是现有平台载体功能发挥不足。从数量上看,我市拥有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含企业研究院)9家(全省第3),省级院士工作站11家(全省第5),但省重点实验室仅有1家(南通大学神经再生研究重点实验室)。从作用上看,现有平台载体没有有效发挥其功能优势,部分平台甚至存在“一评了之”、“一挂了之”的现象,持续性的人才培养后劲不足、成果转化应用不力。

二是高端人才吸引力集聚力不强。目前,我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尚未实现零的突破,缺乏头部企业、大院强所、重点实验室等有影响力的高端平台载体,导致我市高端人才的吸引和集聚能力不强,高端人才难以进一步集聚落地。

三是人才结构亟待优化。目前,我市青年人才就业岗位仍以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服务、教育等传统行业为主,新就业形势尚在培育阶段,有效岗位供给和薪酬竞争力不足,高端人才吸纳人数和上海、苏州相比有较大差距。随着周边城市“抢人大战”加码,上海和苏州等地对我市人才资源虹吸效应持续显现。

具体建议:

为此建议:1.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聚焦我市船舶海工、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16条优势产业链,指导每条产业链选定2-3家生产规模大、研发实力强、业绩效益好的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面向我市各类初创型产业上下游人才企业,探索构建“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的“人才共享”模式。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专家服务团,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针对行业内技术创业难题,构建“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团队”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为支撑、人才为核心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2.进一步加大“双引双招”力度。将高端技能人才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动更优、更强的项目落户南通,用好项目留住人才,扎根南通。积极推进政校企合作,注重同高校院所开展人才合作,在企业有需求的情况下,协助企业开展高薪引才。加强对科技型领军企业、科创型中小企业的对接,普遍建立人才专员制度,及时掌握海外引才需求信息。继续加大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进一步发挥平台载体功能。利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机遇,加强科研机构、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现有平台载体功能,协同共建科研平台、协同共建实验室、协同开展科研项目、协同进行技术攻关、协同构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协同共建人才共享机制等。通过跨地区的协同共建,为高端人才提供持续性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此外,立足我市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与上海城市开展产学研对接,共建一批企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和中试基地等,构建形成从研发实验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

4.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管理。重新梳理我市现有人才政策,学习借鉴苏南、上海大都市圈心成员、万亿俱乐部成员等城市人才政策,持续探索推进顶尖人才、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的引进、市场化培训、人才继续培养等,进一步打通高端人才的引进通道,在项目资助、住房、出入境、医疗照护等方面给予优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