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案例选登(二十)

来源: 提案委 发布时间:2021-03-25 字体:[ ]

案  由: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提案者:姚晓兰

内  容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围绕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新地标,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但创新发展还存在不足。

一是发展布局比较凌乱。虽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筹规划,但是实际发展却不合理,出现重复产业片区,偏离“一区一战略”宗旨,难以围绕产业链条整体布局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创新资源要素分散。已建的企业自主创新平台仅服务于单一或小范围企业,共性技术不能在产业集群内共享,技术研发能力、人力、财力等创新要素不够集中,重复性投入共性技术研发。

三是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滞后。虽然企业自建或联合共建研发平台,但产业基础性研究的共性技术平台还未建设,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缺位。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产业前瞻谋划,统筹协调资源要素

一是加强产业布局研究。由市发改委牵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目标,深入研究产业发展,严格实施“一区一战略”布局。

二是统筹企业协同发展。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上下游企业技术推广应用问题。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政策协同为保障,统筹研究部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组成攻关突击队,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协同创新效应。

三是整合纵向资源要素。以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结构模式多元的技术创新平台。

(二)依托不同创新主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

一是由政府牵头,南通大学负责联合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共同建设一批共性技术新型研发机构。

二是鼓励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通过重组、合作等方式自主自愿组建企业类平台,并可联合政产学研力量组建,其研发成果和服务供出资企业共享,也可以有偿提供其他企业。

三是由集群内行业协会或产业创新联盟牵头组建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整合集群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中介机构,共同组成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三)创新平台运营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由政府牵头组建管理机构,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评,引导共性技术平台开展产业技术创新。

二是探索平台市场运作模式。依法注册,独立运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履行法律义务,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制度。

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探索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采用短期聘用、技术顾问、特聘专家、灵活工作期等多种方式,建立领军人才库。加大对企业技术骨干培训,建立岗位、学历、技术职称结构和人员质量等符合要求且能够支持平台发展的人才团队。

(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需求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聚集产业链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突出强链、补链、延链导向,采用指南征集和需求发布相结合的形式实施一批重点研发项目、产业协同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类科技项目。

二是优化科技政策体系。推动科技政策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从重点区域、产业、创新方向加大科研项目前置扶持力度。在实行后补助、切块到县市区资助的同时,突出科技专项资金作用,对重点研发、成果转化等项目实行立项、中期、后期分段式扶持方式,并做好科技政策实施的“精准监督”。

三是探索科技金融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金融内生性深度协同生态,探索“科技+资本+项目”科技金融模式,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及创投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创新驱动产业集群发展能力。


案  由: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提案者:袁晓娟

内  容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必须由“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转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布好局、起好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必须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一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保护红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守住长江最严生态管控区。彻底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散乱污”企业。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运行管理,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控制度。建立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
  二要压实环境治理企业主体责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检查。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优化原料投入,从源头防治污染。依法依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推广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严格落实污染者必须依法承担责任的原则。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依法公开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执行标准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其运行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用,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活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广大人民群众更自觉地遵守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执行联动等协作机制,实现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