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案例选登(二十四)

来源: 提案委 发布时间:2021-07-09 字体:[ ]

案  由:关于加强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案者:吴晓红

内  容: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才优先的鲜明导向,通过真心引才、放心用才、贴心护才,使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仍面临人才总量偏少、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科学评估机制有待形成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三重三轻”上:一是重海外学历轻国内文凭。现行的人才政策高度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但对国内的同等人才却不能一视同仁,资金奖励上明显不同,存在使用上不平等、待遇上不公平的现象,挫伤了国内本土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重待遇引才轻载体创新。各地党委、政府在人才引进上高度重视,政策优惠,投入舍得,待遇优厚。但各地现有的重大科研机构较少,创新创业载体不足,一些企业只能频繁往返于苏州、上海、深圳等地的试验平台,增加了创业的成本。三是重政府主导轻企业主体。上面热而下面冷是当前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地方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投资拉动,真正靠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产业提档升级的很少。一些企业在引进产业领军型人才上,因成本和风险等实际因素而踌躇徘徊,更多的是企望小投入,大回报。

为此,建议要在“远”“深”“实”“硬”四方面下功夫:

(一)认识上求真质,往“远”处想。在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深度上下功夫,尽快形成“政府关心、部门齐心、企业热心”的新格局。一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只顾眼前、不想长远,只满足于当别人的“组装车间”和“加工基地”,而没有自己的技术和主导产品,就永远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最终只能被市场所淘汰。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从长谋划,尽快引进和培养能掌握关键技术、能开发名优产品的产业领军型人才,并使之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二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南通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产业领军型人才加盟。各级政府要把产业领军型人才工程作为战略工程来抓,像抓招商引资工作那样抓招才引智,像抓项目建设那样抓智力引进,努力去寻找人才、招揽人才、服务人才。三是区域竞争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以南京、无锡、苏州为主体的苏南,在争取发展政策上不断有新的突破,这给南通带来新的发展压力。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我市需要大力引进和培育产业领军型人才,着力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二)举措上出真招,往“深”处谋。紧密结合南通实际,凸显特色实力,与其他城市形成错位竞争。一是夯实人才载体。重点围绕科技创新载体、服务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基地、主导产业链建设的目标要求,抓好科技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加快形成园区、基地、企业三级科技创新体系,为产业领军型人才来通创业就业提供一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中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鼓励来我市设立分部或分支机构。二是编制人才目录。紧紧围绕我市“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重大关键技术等方面,编制急需产业领军型人才目录,明确引进的目标、方向、步骤和要求,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国际友城、友协、海外同乡会、海外留学生工作联系点等社会资源作用,建立国内外、各行业产业领军型人才信息库。在留学人员和华裔人才密集的国家和城市,设立留学人员及外籍人才工作站或联络处,加强与海外留学生组织、华人团体,特别是南通籍产业领军型人才的联系和沟通。三是推进人才培育。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境内外人才培训机构的合作,加快产业领军型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定期选送人才到基地参加培训。对产业领军型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立项的出国(境)培训费用,由政府给予适当资助。要重视本土潜在产业领军型人才培养,把他放到和引进海外产业领军型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潜在产业领军型人才由潜变显。

(三)服务上用真情,往“实”处做。落地人才能否留住、落户项目能否转化、落成企业能否发展壮大,优质、贴身的创新创业服务是基础。一是创建风险投资基金。大力发展各类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扩大政府引导基金总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建立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创新型企业股权回购,拓宽风投公司股权退出渠道。二是创建国际化人居环境。针对产业领军型人才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市区、县城建设若干个国际社区。该社区除有较高标准的住宅、优质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外,还要有相应配套和完善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美食街、体育休闲设施等。三是创建多层面联系平台。实行县(市)区党政负责人结对联系产业领军型人才制度,及时了解其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和发展需求,有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制作《产业领军型人才来通创业服务指南手册》,让产业领军型人才更快捷地掌握创业应了解的基本政策。

(四)考核上动真格,往“硬”处抓。以健全的机制、过硬的考核手段,保证产业领军型人才的招引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苏州昆山市“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做法值得学习。把实施“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纳入各县(市)区、经济园区和牵头部门的整体工作统一部署,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二是建立企业主体责任机制。在资助产业领军型人才个人的同时,把资源向支持产业领军型人才所在企业和项目倾斜,重点对引进培养产业领军型人才的企业给予专项资助、表彰奖励,充分调动起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对引进产业领军型人才或团队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或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企业。三是建立人才评价机制。要从重学历、重资历向重实绩、重贡献转变,打破目前人才评价中的“海外化”、“证书化”倾向。针对产业领军型人才不同的行业特点、职位和职业要求,采取差异化考核方式,分别制定详细的绩效量化评分标准,为产业领军型人才的选拔使用、绩效考核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现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各种荣誉称号评选过程中向产业领军型人才倾斜,使其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案  由: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丁  斌

内  容:2020年以来我国频繁发布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和措施,并将其纳入新基建国家战略。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支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将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工业互联网新兴技术在支撑产业链协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和和民生保障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南通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加速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能力;加快利用5G、时间敏感网络等新技术改造建设工厂内外网络,持续推进全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计量测试平台能力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治理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施支撑,提升企业间、行业间和部门间的数据连通、流动和分析能力。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后,对生产端的又一次革命。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资源集聚的有效载体、打造制造企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对于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南通而言,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可以推动我市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创业创新、产业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设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中心,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以加强体系建设为抓手,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高位协同,强力推进。引领、持续发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全面推进高质量外网建设和企业内网改造升级。

二、健全平台体系。

1.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是建设南通工业云平台,打造覆盖江苏、辐射全国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推进行业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打造一批影响力较大、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支持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企业级平台建设。2.示范带动促进应用。一是打造应用标杆示范项目,推动企业级平台满足自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需要,并向外开放输出能力,逐步形成行业性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升级,促进产业链高效高质协同,形成典型经验和通用解决方案,分行业示范推广。二是结合地区优势创建产业示范基地(如船舶海工、纺织制造等)。从行业共性需求入手,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整体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市县联合加强重点基地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共建市级并争创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三、加强产业支撑。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围绕工业互联网领域网络、安全、软硬件等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工业App培育工程,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2.完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标准体系框架,形成发展路线图,全面展开技术标准、技术研发、实验验证、应用推广等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形成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通过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联合培养等多途径加强人才培育储备,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及资金保障,实现产业人才聚集,完善人才平台库及人才交流中心,促进人才资源共联共享。通过信息化档案集中管理,对各类人才有序分类,为大中微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精准输送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