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稻田打水的关键期,村民们赤脚踩在水里,弯腰插着秧,有说有笑,忙得不亦可乎。家住淮阴区刘老庄镇新公村七组的村民朱大叔悠闲地坐在自家地头,看着灌溉渠里的水哗啦啦地流入自家稻田,再也不用自己扛着铁锹来回疏通,高兴的合不拢嘴。
灌溉渠能顺利帮助村民用上水,这要从一场协商说起。据悉,新公村七组的灌溉渠年久失修,每到浇灌用水时节,稻田用水供不应求,同时存在收费不均、管理不力等问题,村民们平时没少抱怨。一个月前,村民通过扫描“码”上议二维码,提出新公村七组灌溉渠维修的议题。
该议题一经提出,新公村协商议事室召集人书记朱宗茂高度重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立即筹划协商,邀请了区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协商议事会成员,充分开展商前调研。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访,调研组发现新公村七组灌溉渠已出现破裂,给周边村民用水带来极大地不便,急需维修。
随后,新公村党委召开了协商议事会,围绕七组灌溉用水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协商会现场,村民代表朱大叔率先发言,“灌溉渠需要定期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等到用的时候再修就来不及了。”
“灌溉渠维修一定不能偷工减料,工程质量要放在第一位。”党员代表吴女士说。
“灌溉渠在日常使用时,电费怎么收、谁来收,日常管理谁负责,这些问题也要一并关注。”村干部朱会计建议道。
……
在一番“你提问题、我出建议”的实实在在、诚心诚意协商过程中,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一是尽快启动灌溉渠维修工程。制定详细的灌溉渠维修计划,明确具体人员跟进项目推进落实;二是完善各项手续流程。工程开始前要做好工程预算及维修团队的资质认证,确保手续齐全,持证上岗,保证维修质量;三是加快维修进度。严格按照维修标准进行,加快工期进度,在种稻之前维修完毕。四是成立专项工作队。定期对渠内影响水流的水草、杂物进行清理,发现破损立即上报维修。五是制定收费细则。对电费、水费收费制定一定的标准,在村民监督下收取和使用。
协商结束后,新公村党委立即行动起来,进行整改落实,在各方协调努力下,截至目前,七组灌溉渠已维修完毕,正值稻田用水期,维修后的灌溉渠已在高效运转中。
“政协搭建协商的平台,我们村干部就要学会唱戏,利用好这个平台,让群众心声有地说、心事有着落,让协商真正助力解决民生实事。”朱宗茂说。
接下来,刘老庄镇新公村会持续关注“码”上议平台上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更加精准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转载自淮安政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