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征集南通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的通知

来源: 南通政协 发布时间:2017-11-22 字体:[ ]

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位委员:

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拟于2018年1月召开。为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充分发挥提案服务大局、改进工作的作用,现将征集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深入调研,提出高质量提案,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献计出力。

二、具体标准

1、选题准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选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 

2、内容规范。严格按照提案规范格式要求撰写,主题明确,文字精炼,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坚持“一事一案”,切忌一案多事、主题不明。

3、提升质量。提案必须是提案者深入调查、深度研究的成果,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见解独到、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切忌“论文式”的长篇大论、“口号式”的空洞说教。不得将他人信访材料、论文、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作为提案提交。(附优秀提案案例,供撰写参考。见附件)

三、相关事项

1、网上提交。提案全部在《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系统》网上实施提交,提交提案时请按照以下步骤,认真填写各项内容。(1)访问中国南通政府网站http://www.nantong.gov.cn/;(2)点击页面右侧图片“建议提案办理系统”;(3)点击“政协委员园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为自己名字,初始密码为11111);(4)提交提案:点击左侧的“提交提案”,在页面中输入提案相关内容,点击“提交”。提案网上提交确有困难者,全会期间书面递交大会秘书处提案组(设提案箱),由工作人员代为录入。

2、提交时间。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可从2017年12月初开始网上预交。

3、网上公开。提案及答复内容将在网上实施公开,提案者提交提案时,系统默认为可以公开,如您认为不可公开,请在提交后10日内向市政协提案委提出书面意见。是否适宜公开,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认定。

(在撰写提案和提交提案过程中,如遇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人:李永斌;联系电话:85216229;电子邮箱:602991086@qq.com)

 

附:1.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选题参考目录(参考目录

仅为提案者提供选题方向,提案者可从中选择更小的

切口开展调研,具体题目由提案者自定,也可另选。)

2.优秀提案案例

 

                     政协南通市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1月22日

 

 
附件1:

 

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选题参考目录

 

一、经济发展方面

1.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实质性支持力度

2.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3.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尊重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4.进一步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

5.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6.大力实施“制造业+互联网”行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7.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8.增强创新驱动力,打造制造业强市

9.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0.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11.科学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海洋强市建设

12.加强海洋人工渔礁建设,打造渔类生殖休养基地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运行

14.加强南通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15.紧抓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机遇,吸引更多沿江要素资源参与陆海统筹发展

16.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7.合力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

18.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19.全面对接服务上海,加快“三港三城三基地”建设

20.抓紧南通与上海产业对接

21.放大陆海统筹优势,加快建设上海“北大门”

22.建设上海“北大门”,不断增强新的发展动能

23.抓紧南通与上海科技创新对接

24.抓紧南通与上海人才对接

25.深入推进陆海统筹发展

26.加快推进审批服务项目建设

27.特色产业园区打造

28.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29.推进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

30.鼓励企业上市

31.创新招商模式

32.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33.发挥地方高校作用,助力南通产业发展

34.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研发机构作用

35.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6.加快众创空间建设和有效运行

37.大力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中的领军作用

38.加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建设

39.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40.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生态体系

41.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42.积极引导、扶持南通机器人制造业发展

43.打造产业集群

44.注重和加强产业技术联盟建设

45.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与调控

46.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发展

47.发展文化体育产业

48.积极创建智能工厂,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

49.推进园区建设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改革

50.加大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51.设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

52.加快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53.加快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

54.完善和落实保障激励机制,建设海归人才成长绿地

55.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56.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57.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58.培育和壮大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59.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60.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61.建设农副产品保障基地,打响长寿食品品牌

62.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63.开发、保护和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吸引外地游客来通旅游

64.抓紧南通与上海旅游业对接

二、社会事业方面

65.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66.加快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

67.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进教育公平

68.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协调发展

69.统筹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7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71.发展民办基础教育,满足群众多元教育需求

72.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

73.促进我市幼托市场健康发展

74.加强对农民法制教育

75.加强校园周边儿童托管场所的清理整顿

76.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浓厚的敬业风尚

77.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78.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

79.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80.发掘和弘扬南通传统文化,大力推进1895文化街区建设

81.建设城市书房,打造书香南通

82.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打造南通文化品牌

83.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84.加强我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85.加强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86.着力化解我市医疗卫生供需矛盾

87.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88.统筹推进医疗改革,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89.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90.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91.缓解看病贵问题

92.促进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

93.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社会保障方面

94.打造富民安民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95.优化社会保障机制,增强城乡居民获得感

96.加大就业扶持,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97.加大各类扶持政策的宣贯与落实力度

98.实施精准脱贫,打赢扶贫攻坚战

9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0.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01.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102.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103.推动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发展

104.发挥中医在医养结合养老体系中的作用

105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效

106.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10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08.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电子追溯系统,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可追溯管理

109.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蔬菜、畜牧业、渔业生产基础建设,批发市场、菜市场、直营店、平价商店建设;强化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整顿规范“菜篮子”市场秩序,等等)

四、城乡建设方面

110.推进南通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融合

111.推进南通交通全面对接融入上海交通大体系

112.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113.加快南通西站枢纽建设,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114.关注和支持轨道交通建设

115.规范引导我市共享车辆健康有序发展

116.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17.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118.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119.加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

120.积极稳妥推进寺街、西南营片区保护性改造

121.加快沪通(启海)便捷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122.完善交通信号体系,加快畅通工程建设

123.打通环濠河步行通道

124.高架路段设置专用停车带

125.加快筹建南通名人馆

126.加快老小区加装电梯改造

127.加强社区建管,完善服务功能

128.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

129.加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管理

130.切实保护安置小区绿化带

131.加强路、桥建设工程监管

132.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33.抓好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13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35.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36.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五、环境保护方面

137.坚持“两个优先”,建设美丽南通

138.加快实施“三城同创”,合力建设美丽南通

139.推进“三河三行业”整治,建设美丽南通

140.统筹江海河闸管理,强化南通全流域水环境整治

141.加强水环境整治,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新目标

142.落实河长制,切实担负起治河管河护河重任

143.加大农村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144.推进河、岸共治

145.推进流域共治

146.推进河流污染源防控与整治

147.推进五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148.我市湿地保护与开发

149.推进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150.优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151.持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和有效处理

152.增强宣传发动的针对性,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

153.坚决减煤、减化工,倒逼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154.完善重大市政工程扬尘污染控制

155.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污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156.加强工业有害气体、液体排放的处置能力建设

157.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能力建设

六、民主法制方面

158.深入推进法治南通建设

159.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160.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161.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162.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63.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164.推进海域综合管理

165.加强宣传,帮助广大群众增强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166.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着力解决中介收费高的问题

167.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

168.加快构建“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

169.加快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

170.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

171.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172.恢复“意见箱”,畅通诉求渠道

173.加强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监测、预警

174.进一步规范养犬行为

175.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城市轨道交通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整治

176.尽快落实燃放烟花爆竹管理

177.深入开展高毒农药、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生猪屠宰、假劣农资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178.综合治理有毒文具,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179.规范电瓶车驾驶员交通行为,整治乱窜乱行行为

 


附件2:

 

优秀提案案例

 

案例1:关于推进陆海统筹的几点建议

陆海兼备、濒江临海是南通的地缘优势。近年来,推进陆海统筹成为我市土地管理创新的举措之一。如何进一步放大地缘优势,立足沿海,面向全市,统筹陆海,联动江海,实现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提出建议如下:

一、精心编制陆海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充分考虑沿海地带、近海及远海区域的统筹发展,做到内延外展,内向陆地更加高效集约,外向深海更加生态环保,加快形成“泛蓝”的涉海产业、“浅蓝”的临海产业、“深蓝”的海洋产业互补的海洋经济带。做好规划衔接。在组织编制沿海地区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高度重视海域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容量,强化与涉海规划特别是海洋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在组织编制涉海规划时,也要高度重视相连腹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切实做好与相关陆域规划的衔接配合。

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做大、做响、做实,实现倍增发展,比如:海工装备制造业,光伏、风电等两大新兴产业,核电和生物质能两大低碳新能源的开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精、做长,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比如:现代渔业和远洋捕捞业,船舶修造产业,高端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整合涉海和临海产业,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陆地资源的开发、海洋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机联系,促进陆海经济一体化。

三、注重陆海统筹载体建设。加强空间载体管理,海岸带是南通陆海统筹必须关注的“黄金地带”,要对海岸带的空间、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开发利用实行有效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提升产业载体质态,要积极打造实现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造就产业家和专门人才的示范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扩大港口载体容量,要重点建设海洋产业集聚平台、港口物流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海洋对外开放平台和海洋开发投融资平台等,逐步形成临港工业及物流业发达、综合运输体系和港航设施完善、腹地经济广阔、产业发展配套、港口运行机制协调的开放型港口经济体系。

四、完善要素投入保障体系。建立协调推进机制。陆海统筹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切实打破陆海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深化陆海统筹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管理职能,建立涉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或高层次的决策议事机制,统筹陆海行政审批和重大事务协调,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供政策支持。在涉及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科技研发等方面抓紧研究制定相应的财税、金融、用地、用海、人口、产业等配套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科技、人才在发展海洋经济、提升陆海统筹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控制海洋资源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渔业捕捞强度,并适当发展近海养殖和远洋捕捞;加强围海用地中的土地管理,协调用海与用地的关系,严格围填海使用审批,建立滩涂围垦红线制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和监督检查,探索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生态补偿和减排降污试点。严格论证产业项目。制定严格的涉海产业准入标准,严禁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在临港地区落户,对污染排放经整治后仍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要坚决关停。明确海洋、环保、海事、水利、林业、交通等各涉海部门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的职责,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共享。

 

案例2: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建议

一、目前现状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人的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危害人们的健康,比如前两年出现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猪肉中“瘦肉精”引起的多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与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曝光”,再加上媒体所报道的谷类食品和腐竹中“吊白块”、“地沟油”遍布市场及水产品中甲醛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还能吃什么”等问题的思考越来越让我们感到恐惧和担忧。

二、引起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一)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诚信道德低下,主要体现在一些从业人员思想上始终立足以盈利为目的,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往往置法律、道德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于不顾;

(二)一些地方和部门监管缺失,体制尚未完全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普遍存在监管人员与食品从业人员摊点严重失衡,导致管理不到位,促使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影响了法律实施效果。

对策:

(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

(二)要逐步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三)要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从源泉、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着手,加大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四)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

(五)提高检测技术与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六)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对食品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我国食品安全,让老百姓能随时随地吃上放心、安心的食品。

案例3:关于我市城乡河道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市城镇河道密布,河流水系经过多次大规模整治建设,初步形成了分布合理、自排自引的独立水系,在抗御自然灾害、促进南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城镇河流仍然存在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河道不通、生态失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1、完善城乡河道治理的整体规划。并纳入城乡建设统一规划,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和方案,围绕目标,分阶段、有步骤推进河道治理工作,加快疏浚进度与水利建设进程。

2、加大对城镇房地产、城市结合体项目的检查,对破坏河道的行为要从严惩处,严防土建中填埋河道,阻塞水道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现有水系,保障水系的畅通。

3、加大财政投入,拓宽筹资渠道。资金投入是城乡河道治理与长效管理的基本保障。首先,市、县政府财政拨款要及时到位;其次明确乡镇(街道)配套投入比例,列入考核内容;第三,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河道治理和水利建设。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水利、农委、规划、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考核体系,严格落实问责制度,确保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责任,及时解决矛盾,保质保量完成河道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