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委员论坛

弘扬先进文化 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1 字体:[ ]

南通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大力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将加快我市文化现代化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涌现,文化服务效益稳步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得到优化,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我市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离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

相对于繁荣的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显得贫乏,文化设施投入较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差距拉大,广大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有待解决。对精品力作的打造、扶持、投入等比较重视,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重视不够,还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文化内部结构失衡,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日益削弱,而娱乐消遣功能不断膨胀。

二、文化产业总体水平不高

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规模偏小,规模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我市独有或领先的文化艺术名品和优势项目较少,像无锡佛教文化、常州动漫文化等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现有一些文化基础设施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场所因定位不准而门庭冷落,有的场所因自抬身价而自断后路,有的场所因思路落俗而剑走偏锋。

三、负面文化控制管理不力

在有些地方,一些丑陋现象沉渣泛起,社会风气令人担忧。封建迷信活动从暗处转向明处、从农村向城市蔓延,并呈现出公开化、组织化、产业化的特点。一些社会娱乐场所有偿陪侍活动屡禁不止,对嫖娼卖淫活动查处不力。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参赌者覆盖了各种年龄段、职业和身份。少数网吧还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现象。低俗演出活动在城乡结合部尚未绝迹。如何以文明、健康、科学的文化占领阵地,仍要作许多艰辛的努力。

从科学发展观和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视角考虑,我们认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文化现代化应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即:以提升全民道德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基本实现文化生活现代化为主体,以基本实现文化内容现代化和文化竞争力现代化为两翼,加快建设适应基本现代化需求的文化强市,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南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具体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工作机制

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一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着力抓规划、抓管理、抓政策、抓服务等,为全市的文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创造宽松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不断增强文化体制活力。二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做到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鼓励企业、个人设立文化发展基金,按非赢利性机构进行注册和管理。量身定做促进文化投资的税收和融资机制,推动文化投资的多元化。三是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成长机制。提高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文艺课比例,扩大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文艺教育比例,着力培养文艺后备人才。每年争取5%左右的优秀中学生能够进入文艺专业学习,广泛动员和鼓励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到文化建设中来。

二、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加快各级文化设施的提级升档,提高功能、优化服务、完善管理。加快文化传播数字化和科技化步伐,提高网络文化和现代文化设施的普及率。要积极占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特色网络文化。延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触角,加大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新建居民小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基础设施。二是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和纪念馆的教育作用,保证在校中小学生参观人数达50%以上。综合利用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文化设施,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发挥各类文化设施最大效能。公共投资兴建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城市文化设施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定量(限量)适度开放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时定期开放公共档案馆。要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关注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三是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坚持创新载体,虚功实做,把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不同人群的文化活动中,不断孕育和培植符合时代要求、人民充分认同、有利推进发展的精神因素和价值理念,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大力扶持民间文化社团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宣传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继续坚持“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打造一批响亮的文化建设新品牌。充分重视和运用现代传媒工具、信息网络技术和新的工作载体,增强先进文化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提高文化工作的实效。

三、下移文化建设重心,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属于人民,人民既需要“阳春白雪”,更需要“下里巴人”。一是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切实尊重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检验、评价文化建设的根本尺度。群众喜爱什么送什么,需要什么组织什么,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村头、户头,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把人们从赌桌上拉回来、从迷信活动中拉出来。建立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免费供给农村地区,提高文化生活的均衡性。要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利用农闲、节日、集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二是引导和扶持自办文化。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思路,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业余团队,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基层、服务大众,积极传播有益文化。文化主管部门要把民间演出团体纳入管理的范围,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指导他们有效地开展基层文化工作。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考虑建立民间艺术人才的职称评定体系。三是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注重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兼容并包、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基层文化,大力保护民俗文化传统和原生态下的文化遗产生存空间,开发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新产品、新项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组织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潜心创作,可考虑将此作为考评职称的必备条件。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良好和有效的管理是实现文化基本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一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行业组织,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打造文化市场诚信工程。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引导和发展各类文化中介机构,鼓励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协调发展。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文化企业走出去,提高南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二是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作用,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经营方式进入文化市场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运用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吸引社会力量举办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互动式转换,不断提高文化服务的层次和品位。建立文化产业投资信息平台,为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信息支持。三是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坚持不懈地打击盗版、走私犯罪,保护知识产权。通过法律、行政和文艺批评的综合手段,弘扬先进文化,提倡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