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坚持建管并重 提升运行效能

来源: 港闸区政协 发布时间:2018-11-29 字体:[ ]

近年来,港闸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把污染防治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聚焦处置能力缺口、监管手段薄弱等“短板”,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行管理效能,强力推进我区污染防治工作。

一、主要做法

1.践行绿色发展,做好源头消减。设置项目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项目的垃圾产生量和处置去向,做到三个“一律不批”,即:本地区无相应处置能力的项目一律不批,新增危废量本地区不能协调处理的一律不批,危废产生量过大的项目一律不批。结合“263”、“三河三行业”整治等专项行动,2017年全区关闭化工、热电等行业低端低效产能企业6家,关停印染行业落后产能1000万米生产线,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3台。对现有产废企业要求多还老账,不欠新账,增产不增危废。

2.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处置能力。按照立足自身、适度超前原则,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建计划。2013年与南通天楹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签约,建成可回收建筑垃圾处理中心,日均设计处理量2850吨。2017年与南通市腾宇废油回收处理有限公司签约,委托其处理港闸区范围内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目前区内一千多家酒店、食堂已与其签约。2014年建成北城垃圾转运中心,转运规模设计为近期300吨/天,远期500吨/天,2017年投资98.6万元对北城转运中心现有空闲车库进行综合改造,建成大件垃圾破碎车间。

3.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处置监管。建立了环境监管“双随机”检查制度并组织实施,2017年,日常检查企业287家次,组织夜间、节假日执法12次,与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19次。实施行政处罚188.12万元,停产整治4件,查封扣押1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公安1件,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1起。成立专项督察组,去年对各街道(开发区)和职能部门的组织推进情况、交办件办理情况等开展督导督察75次,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同时反馈基层提交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了突出环境问题的较快解决和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主要问题

一是固废处置能力滞后,工业垃圾缺少去处。我区固废垃圾是外运填埋、焚烧,但配额不足;区内绿化垃圾无法送市城建集团处理;区域内电极箔废酸、钢丝绳废酸污泥等行业性危废不能做到本地化处置。目前我区工业垃圾没有处置接收单位,导致许多企业垃圾长期堆积,有部分企业将工业垃圾被混入生活垃圾排放,或偷倒至拆迁地块。

二是渣土资源共享不足,监管难度大。区域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渣土,缺少堆放场地,同时在农田复垦、废河道填埋及市政工程道路绿化都有大量渣土需求,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致使偷倒渣土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垃圾分类标准不一,分类混乱。目前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但由于全市没有统一的上位标准,导致垃圾分类混乱,加重了企业处理成本。

四是污水管网未能全覆盖,雨季高位运行。我区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目前还没有做到全覆盖,加上老旧小区雨污分流不彻底,安置小区私拉乱接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截污纳管配套工程不到位,致使小区生活污水入河。工业园区内部还未实现雨污分流。由于市级污水管网长期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每至雨水多发季节,污水倒灌现象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1.市级层面加强垃圾处置项目统筹规划。建议市政府统一规划大宗固废处置项目,加大投入,科学布点,增加设备,加大处置量,让各类固废、绿化垃圾有出路;加快统筹工业垃圾处置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工业垃圾源头分类,推行分类处置,落实工业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尽量消除工业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于产生量较小、单体建设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的危废处置项目,建议市级层面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市范围共建共享。

2.强化监管队伍、技术、信息化保障。固废管理的机构、部门、性质不尽一致,固体废物精细化、精准化、信息化管理难度较大,建议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今后改革中给予地方指导,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避免各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统一全市垃圾分类标准,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全链条闭环运行,减轻垃圾处置、回收各环节的成本;市区建筑渣土统一调配,合理利用,避免渣土无序堆放、偷倒现象。

3.加快推进市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建议市、区两级建设部门按照职责划分,既分工又合作,有效加强污水管网建设、维修养护,加大对纳管单位排水管理力度,严格雨污分流,达标排放。加快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推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各安置小区的污水截流、截污纳管,提高污水收集量。进一步完善我区各工业园区周边市政管网建设,推进污水管网延伸、改造工程,尽快实现我区污水管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