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提升生态治理能力

来源: 如皋市政协 发布时间:2018-11-29 字体:[ ]

根据南通市政协专题协商调研要求,如皋市政协于今年6月开展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研,摸清了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现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不足,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我市大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在固体废物处置方面:积极鼓励和推广制砖等途径综合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不能综合利用的,委托有资质机构规范处置。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均按规范集中处置。目前,我市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4家,一般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企业1家,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单位2家,均正常运行。

在污水处理方面:我市共有工业污水处理厂3家,城市污水处理厂3个,处理规模15.6万吨/日,配套污水管网近460公里,实现了四大主功能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目前有镇级污水处理厂18座,处理规模5.5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160余公里。建成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6个,2018年,将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列入年度目标任务清单。

在执法监管方面:我市将固废及污水处理情况纳入日常环境执法检查的范畴,实行执法监管常态化。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半月对污水处理厂开展一次尾水监测,发现问题,立即查处。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仍有盲区。垃圾分类收集尚在试点推进阶段。

2.固废处置能力与实际需要还不匹配。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污水处理设施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管网建设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不高,运行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

4.基层建设资金短缺。镇级财政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意见

1.坚持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的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每个单位、个人能自觉减少排放并合法地处理处置固废和污水。当前,城市垃圾分类虽然已经起步,但推进速度和效果不够理想,农村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因此,应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引导,使垃圾分类变成百姓的生活习惯。

2.坚持规划引领,合理科学布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一般竞争性行业,没有政府的参与、推动、扶持,民间资本不可能投入这个领域,因此不能依赖市场自发调节。这就有一个政府科学规划引导的问题。应当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污染防治攻坚等专项行动,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综合评估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优化固废处理、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布局。建议在南通大市范围内加强布点规划和研究,防止企业“没饭吃”“吃不下”的问题。

3.坚持突出重点、补齐建设短板。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根据实际需求和已有项目现状,区分轻重缓急,短板先行,优先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明确项目,倒轧时点,扎实推进。当前重点应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立和完善餐厨垃圾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体系;提升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处置率;持续增加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一般固废。

4.坚持多元投入,提升建设水平。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的同时,南通市级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适时出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奖补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科学规划、建设、运行,逐步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5.坚持建管并重,建立监管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明确部门分工,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引导,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齐头并进,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科学高效的运行监管工作机制。鼓励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确保各类设施按时建成、有效运行、发挥效益。

6.坚持智能管理,提升监管效率。推进智慧污水处理厂、管理中控系统信息平台建设,加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构建覆盖全市的信息、考评和监管体系,确保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实时监控、实时管理,实现数据共建共享。

7.坚持严格执法,严打违法行为。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进行查处,确保固废和污水处理设施依法运行正常,台账齐全,排放达标,处置规范,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8.坚持扎口管理,强化统筹协调。“河长制”、污染防治攻坚、“263”专项行动都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不间断开展工作推进督查考核,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但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建议南通市级层面加强涉及环保和各项工作的统筹与协调,进一步整合力量,防止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多头落实的现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