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 经科委 发布时间:2023-05-30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抢抓区域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民进界  刘志刚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强等特点,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服务链,全力打造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全要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科技服务体系。2022年,全市科技服务业中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营收101亿元,增幅处于全省前列。

虽然我市位列2021年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第23位,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一是人才不足。2021年,单位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人数与南京、苏南地区存在显著差距,服务机构规模较小、结构欠优、专业人才量少质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是平台不强。我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5家,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国字号”还未实现零的突破,部分平台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服务效率较低。

三是集聚度不高。我市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起步较晚,2022年提出要打造“1+12+20”的科技服务体系,虽认定了4家市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基地),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

为了加快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大科技服务理念。科技服务业涉及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普宣传八大领域,市科创委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和例会制度,组织统计、科技、发改、工信、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统计监测和过程管理。探索建设市级科技统筹服务中心,统筹全市科技资源,用大科技服务理念构建完善的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优化政策支持,形成正向引导激励作用。

二、强化科技招商,引培科技服务源头活水。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两大领域,引进一批知名科技服务企业落户沿江科创带,推进科技服务业在“一核四区多园”中稳步快走、蝶变发展。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助推一批优质的中小微科技服务企业“小升规”,培植一大批潜力型小微企业,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积蓄“新生力量”。

三、强化平台管理,搭建科技服务舞台。重点围绕南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更好发挥产业基地、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优势,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构建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为主体,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加快南通科技大市场建设,为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一站式”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强化绩效评价,对考核优秀的科技服务载体平台给予政策支持,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四、强化人才支撑,发挥第一资源作用。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人才支撑体系,引进和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人才。支持人才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各类主体在通建立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形成技术经理人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五、强化业态汇合,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提升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全价值链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重大科技平台、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推动科技服务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以技术、专利、标准为纽带的科技服务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完善政策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加快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发言人系南通市科技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