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赓续江海文脉,大力发展人文经济”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点亮通城夜空,焕发城市活力:整合“夜经济”资源,构建文旅消费市场新生态
体育界 周 杨
南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夜经济”对于提振文旅消费市场、展现城市魅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通在“夜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五水商圈、北大街商圈、运河北岸夜市等夜间经济载体的兴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夜间消费选择。但与此同时,南通“夜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布局还不够合理。主要集中在大的商业中心周边,呈现出南北两极较发达,中西部老城区较弱的格局,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二是业态较为单一。文化、旅游和体育等行业的融合度不够,主要以小吃和小商品为主,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三是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准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北大街商圈周边“夜经济“发展虽初见成效,但是人流高峰期时往往是“一位难求”。四是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举办的啤酒节和龙虾节等活动在传统纸媒和广播媒体宣传较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宣传的力度还不够。五是在业态衍生性和行业融合度方面,仍有大有可为的空间。
为此建议:
一、强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布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南通“夜经济”的发展布局。可以借鉴西安、重庆和苏州等国内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南通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支持文件。同时,要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各具特色、互补发展的夜间经济格局。
二、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打造特色品牌。在夜间消费业态上,我们要注重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可以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间特色产品和服务,如“深夜食堂”、夜间演艺等。注重特色品牌的打造,通过举办夜间节会、文旅活动等方式,提升南通“夜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可以依托南通丰富的海鲜资源,打造海鲜美食夜市;或者结合南通的历史文化,推出夜间文化演艺或者非遗展示活动,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南通的文化魅力。
三、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发展“夜经济”离不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要在交通、停车、安全等方面下功夫,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安全的夜间消费环境。可以延长夜间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增加夜间停车位供给。要加强夜间治安巡逻和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此外,还可以鼓励商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宣传是推动“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加大对南通“夜经济”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举办推介会等方式,利用新媒体手段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示南通“夜经济”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鼓励商家开展夜间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夜间经济活动。通过营造浓厚的夜间消费氛围,激发市民和游客的夜间消费热情。
五、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夜经济”与文旅、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夜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其可持续性。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对环境和文化资源的破坏,保护好南通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产。鼓励商家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推广绿色消费理念。要推动“夜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挖掘南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夜间文旅产品,提升南通文旅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发言人系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