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关于破解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评估难”的建议

来源: 经科委 发布时间:2025-07-29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构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破解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评估难”的建议

农工党南通市委会


2024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强调“形成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所在,相比传统的以有形资产为抵押物的金融业务模式,我国大力推广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物,为科创企业投放贷款的新模式。评估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评估管理系统,使得“评估难”成为制约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的关键瓶颈。

一是银行机构评估能力有限,专业人才匮乏。知识产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其价值评估涉及技术、法律、会计等多学科知识,银行机构内部难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评估能力有限。加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使得各家银行机构自主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难度更大。

二是第三方评估机构良莠不齐,出具结果难以令人信服。目前现有的评估机构还是存在良莠不齐现象,部分评估机构间还有低价无序竞争、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加之评估方法不同得出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使得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结果信服度不高,较难获得银行机构、相关债权人的信任和认可,从而影响了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此外,评估机构收费价格较高,通常是最终评估价值的2%至3%,有的甚至高达5%至6%,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未来市场转化的高风险性对评估产生影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从研发到真正上市的周期往往较长,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强,未来能够成功变现带来实际价值的风险性较大。而知识产权之所以能够被估值,正是因为预期其未来能够产品化并且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反响。因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未来市场转化的高风险性,影响了对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评估。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加强银行机构评估能力建设。加大高校内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力度,建立与相关科研院校、行业专家的沟通合作机制,组织评估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活动,鼓励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按照“边试点、边优化、边总结”的要求,结合试点银行的实际效果及时总结经验、进行修正调整,不断提升银行机构评估水平。

二、规范市场化评估行为,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补充作用。引导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权威评估机构,设立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库和专家人才库,逐步统一知识产权评估业务规范程序与收费标准等,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引领知识产权评估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构建以政府为引导,银行机构为主体,市场化评估机构为补充的评估体系。

三、持续探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为了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近年来,各地纷纷进行探索,如湖南省的“风补资金”模式、江苏的“苏知贷”等,大多是按照“政府引导、风险共担、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市场化运营和风险分担模式,其中各方风险分担比例稍有不同。可通过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找到具有地方实际性的风险分担平衡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