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赓续江海文脉,大力发展人文经济”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点亮彰显地方特色“夜经济” 激发城市高质发展“新活力”
特邀界 顾留忠
“夜经济”是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也是驱动经济内循环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下,南通主城区以及各县(市、区)不断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比如:南大街打造咖啡特色一条街、举办南通国际啤酒嘉年华、“寻味南通·鲜动天下”美食节等活动,促进了美食购物、体验娱乐、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壮大,推动了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目前仍处于“有”的阶段,要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还需关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科学规划,自发性特征明显。相对城市能级、消费规模,我市夜经济空间布局偏散,商圈布点过多,缺少良好的整体规划。二是消费氛围不浓,夜间品牌打造滞后。缺少像西安“大唐不夜城”、苏州“姑苏八点半”、常州“龙城夜未央”之类有特色叫得响的夜经济拳头品牌,使夜间经济少了品牌引领。三是消费业态单一,文化潜力有待挖掘。仍以餐饮、购物消费为主,缺少高品位的演艺、非遗展示等文化项目,且线上线下融合不足,跨界融合新业态不多。
为实现南通夜经济高质量繁荣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政府推动为导向,激发“夜经济”蓬勃活力。实现夜经济高质量繁荣发展,政府推动是关键,要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科学规划布局“夜经济”。建议从全市层面研究制定促进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列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健全夜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推动文体旅、发改、商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制度;同时,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鼓励各县市区试点探索,形成政府推动、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经营户定期考评,规范夜间经济经营行为。二是强化政策支持拉动“夜经济”。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夜间经济发展,对夜间经济商业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改造等给予一定支持。在夜间经济重点项目资金补助、夜间经营税费返还、水电价优惠、夜间消费奖励等方面予以考虑。对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夜间旅游、文艺演出、地方非遗产品展销活动等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建议继续实施和扩大促进消费计划,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三是强化社会参与赋能“夜经济”。引导成立夜间经济产业协会,吸引广大商户、市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以市养市”,加强行业自律,鼓励经营主体建立产业联盟,切实发挥业主在夜间经济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鼓励创建有品位、有文化内涵的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引导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特色小吃、品牌餐饮、特色民宿等业态。积极鼓励大学生、下岗失业者等群体自主创业,从事夜间经营活动。
二、以重点商圈为抓手,打造“夜经济”核心板块。实现夜经济高质量繁荣发展,做强商圈是重点,要注重“三个依托”:一是依托“现有资源”增添“文化味”。加大对现有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挖掘和宣传,建议重点打造以狼山风景名胜区、濠河风景名胜区等为龙头的商圈,策划夜间爬山、水上游船、巡游夜城等活动,让游客感受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建议改善南通支云足球队主场赛事体验,优化丰富球赛周边产品和服务,打造“看球赛、享运动、品美食”为主题的足球特色夜市,用体育消费“点亮”城市夜生活。二是依托“特色品牌”提升“体验感”。建议加大招引老字号企业的资金奖补力度,如:南通老天宝银楼、林梓潮糕、白蒲茶干、白蒲黄酒、颐生酒业等中华老字号店铺,展示老字号的前世今生、生产工艺,增加游客现场制作、沉浸式体验。大力推动老字号企业将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非遗馆等植入街区,同时引进技艺类、表演类非遗项目,让游客一边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一边欣赏非遗项目表演,实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双赢”。三是依托“重要节点”点燃“烟火气”。抓住重要节假日,举办“寻味南通”消费周、月活动,加大消费打折让利力度,活跃夜晚餐饮市场。抢抓夏秋有利季节,举办各类小吃节、啤酒节、海鲜节等餐饮嘉年华活动;鼓励引进国内外品牌餐厅、知名酒吧,丰富餐饮消费业态,发展一批“深夜食堂”;推出“长寿美食”“绿色美食”“低脂美食”为主题的特色餐饮,以组合拳的方式升腾起夜间经济的浓浓烟火气。
三、以业态创新为突破,促进“夜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夜经济高质量繁荣发展,业态创新是灵魂,要推动“三个融合”:一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夜经济也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夜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元素,比如:推动博物馆夜间开放,策划“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运用AR、VR等新技术,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数字经济还可以运用到夜间市场的智慧管理上,学习借鉴长沙市扬帆夜市的“移动智慧运营中台”,把摊点连接的人财物全部打通,形成庞大的数据库,探索形成夜市经济数字化管理的新模式。二是推动“直播经济”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时下爆火的短视频平台能够让城市迅速“出圈”。要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发展形势,将网红直播与夜经济相结合,一方面,组织经营者进行培训,开展抖音等自媒体矩阵宣传;另一方面,夜经济市场也要与媒体进行战略合作,引进一批网红店铺,邀请网红明星走进夜市,以线下实地体验和线上在线直播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消费欲望。三是推动“旅游经济”与“夜经济”融合发展。建议培育沿河、沿江、沿海夜游经济,改造提升历史景点,学习借鉴温州塘河夜画、苏州山塘街、盐城欧风花街等景区经验,以沿河景点为脉络,打造水上夜游精品线路和水上主题灯光秀节目。建议学习西安大唐不夜城,策划技术先进、体验独特、效果震撼的夜间大型实景演出,讲好南通历史文化故事、展示江海人文风情,形成“夜游南通”的拳头产品。
(发言人系如皋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