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赓续江海文脉,大力发展人文经济”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关于打造国际文化名片,提升南通国际知名度的建议
民盟南通市委会
打造国际文化名片,是产生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南通是江苏少数没有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之一,这与南通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极不相称。应积极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关于城市和地域性的命名项目落户南通,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载体和平台。南通凭据自身资源可以积极参与的有以下几个项目:
1.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四大类型,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四大类型。截至目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57项,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目前,江苏已经拥有苏州园林、明孝陵、京杭大运河、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等4个项目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涉及苏州、南京、扬州、宿迁、淮安、常州、无锡、盐城等城市。应继续推动唐闸工业镇近代工业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南通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东沿海地区参与申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使南通早日拥有世界遗产。
2.世界记忆遗产。世界记忆遗产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世界记忆工程”保护项目,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迄今为止,中国已有13组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江苏有“南京大屠杀档案”(2015年入选)、“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2017年入选)。2022年11月,张謇与大生档案中最核心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应努力争取早日进入《世界记忆名录》。
3.创意城市网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于2004年,旨在促进全球城市间合作,以文化和创意为载体,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意城市网络涵盖设计、文学、音乐、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电影、媒体艺术、美食等七大创意领域,网络成员城市通过开展相关领域创意活动,推动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发展。创意城市网络现有成员城市295个,中国成员城市共有南京、青岛、哈尔滨、杭州、苏州、景德镇、潍坊、扬州、淮安等19个。对照7大领域和兄弟城市入选情况作自我评估,南通的民间工艺、江海美食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参照标准开展民间手工艺之都、美食之都的申报。
4.东亚文化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是中日韩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和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品牌,首届评选始于2013年,每年评选一次,每次中日韩各入选1-2个城市,至今已有17个城市获此殊荣。南通在2007年就承办了第九届亚洲艺术节,举行了首届中日韩文化部长论坛,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齐聚南通签署《南通宣言》,南通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有良好的基础。
5.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放和流通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特质。南通要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强市,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文化交流。除了争创国际文化名片,还要借助品牌的通过国际会展、文化交流、城市外交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南通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向世界传递开放合作的美好愿景,向国际社会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南通形象。要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彰显南通城市文化辐射力。近年广州借助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平台展示城市形象,还通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如承办及宣传“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全球未来城市峰会、文博会等系列高端活动,打造“1+N”模式国际会议平台,扩大了国际朋友圈,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广州城市的独特魅力。南通应继续放大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张謇论坛”、“通商大会”、“江海国际博览会”等重要会展平台基础作用,发挥好南通在博物馆、美术、民间工艺、版权、家纺设计、体育方面的文化优势,运用好张謇以及赵无极、王铃、卞之琳等国际性名人的影响力,利用好国际友城资源,举办以文化创意为主体的国际性的博览会展、文化展演、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文体赛事等,搭建国内外文化创意交流平台。让文化创意成果与市场有更多的结合机会和渠道,集聚成宏大的江海文化氛围下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和消费流。突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持续深化经贸合作,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入驻南通,助力文化企业出海,鼓励创意设计中地方元素与知名品牌的双向互动,促进南通文化走向世界,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城市能级和首位度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