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构建全链条国际人才服务体系 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

来源: 经科委 发布时间:2022-04-24 字体:[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构建全链条国际人才服务体系

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

特邀界   侯艳秋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遏制打压将成常态,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人员流动受阻,使得海外人才引进面临各种挑战和阻碍。我市相关部门还存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欠缺等问题。对此,有如下建议: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搭建国际人才全景式服务平台。在将涉及人才服务事项的43个职能部门单位、108项人才服务事项全面公示,列出责任清单与服务清单的基础上,建议在政务服务体系上,进行全链条整合。聚焦人才服务、人才投资、人才安居、创业支持等领域打造“全景式”国际人才服务平台。在政务政策突破上,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授权实施更为便捷高效的出入境、停居留快捷通道服务。在政务服务方式上,将国际人才服务纳入“南通百通”市域治理体系,实现一网通办。在外籍人士较集中的园区、高校等聚集区建立国际人才服务站。

二是精准个性服务,创设“晴-清-情”式的工作模式。“晴”,是指在招引优惠政策上,要让人才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在国际人才特别关注的例如永久居留权申请、购房置业、个税缴纳等方面要打造政策聚光点,并形成比较优势。“清”,是指在服务人才的分寸上,构建好“亲清”政商关系,不要将科创企业过度作为地方看板和门面展示,不要让国际人才为适应本土人际关系而苦恼。“情”,是指在政策落地落实上,建议设立专门的协调机制,对人才普遍关心的子女教育、配偶团聚、医疗保障等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及时回应,有效处置。

三是完善引才服务,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引才主体。在引才主体方面,建议成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国际人才发展集团,推动人才精准匹配、高效转化。在引才方向方面,加强人才需求预测,编制紧缺岗位目录。在引才网络方面,注重发挥海外同学会、校友会等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以才引才”。在引才渠道方面,在继续积极稳妥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重视在其他具有科技比较优势的国家开辟“人才蓝海”。

四是重视创业服务,涵养一批集聚创新要素的优质企业。要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赋予企业更多的人才举荐和项目推荐权。要坚持“产才城”融合,建议引入国际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满足高端产业项目在咨询、培训、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需求。要创新用人方式,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国际众创空间、联合实验室和引才工作站,探索建立“研发在海外、转化在南通”的双离岸模式。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以信任为基础的国际人才使用机制。

五是丰富公共服务,建设一批国际化人才集聚社区。建议城市规划中加入国际社区预留计划,打造“类海外”生态社区,形成配套完善的国际化物业、教育、文化艺术、商业服务体系。创设周末海外人才度假中心,吸引高层次外籍人士和高科技人才来通度假交流,为产业项目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引进国际医疗保险机构进驻南通,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外籍人才提供医保服务。

(发言人系民盟南通市委员会常委兼南通经贸支部主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