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农工党南通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8-24 字体:[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发言材料 



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农工党南通市委员会


随着经济发展节奏加快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标准竞争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特征,也成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一项国家标准影响全国,一项行业标准影响整个行业”,开展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力,树立行业品牌,抢占行业先机。

目前,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尚未意识到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从全国来看,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占比相对较高,达到40%左右,其余大部分省份占比仅在25%左右。“专精特新”企业标准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认知有偏差,认为是政府、央企或大型企业的事,中小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没有形成“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构建企业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实施与监督、参加标准化活动”等系统概念。三是不清楚以企业现阶段的能力可以开展哪些标准化工作,现阶段发展需要开展哪些标准化工作。四是缺乏信息、人力、专家、平台、渠道等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必要资源,“专精特新”企业标准化工作受到严重制约。

对此,应积极鼓励企业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自身建设为支撑,完善企业标准建设机制

一是梳理现有标准。以“废止一批、转化一批、整合一批、修订一批”为目标,对现有企业标准数量、实施有效性、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二是优化管理流程。树立与时俱进的标准化管理理念,畅通企业标准反馈渠道,做到企业标准与生产实际实时互动,确保企业标准建设管理落到实处、产生实效。三是全程科学指导。企业标准源于生产,又高于生产,是企业生产的指南和规范。注重加强对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科学指导,不断提升精益化、科学化水平。四是搭建人才梯队。专家委员会负责开展企业标准的审定、论证等工作;专业管理团队负责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与监督;标准执行者按照企业标准要求具体操作落实。五是强化监督考核。增强监督考核的独立性与严肃性,树立正确的监督考核导向。

二、以发展阶段为导向,提升企业标准竞争实力

一是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注重培育核心产品优势。建立涵盖设计、生产、管理、运营、服务全流程标准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运营稳定性。参与产品相关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研制工作,为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化活动奠定基础。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通过科学、系统、持续的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二是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阶段,注重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主导制定产品相关团体标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走向市场步伐,有效整合团体中各企业的资源与研发力量。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研制工作,提高企业在行业与市场的知名度。申请加入相关领域省(市)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省(市)级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掌握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情况,围绕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优化产品标准。三是围绕“小巨人”企业发展阶段,注重放大行业影响力。主导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掌握行业话语权。申请承担行业领域相关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上下游企业制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推动标准实施与持续改进。开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创建,形成更多可复制模式在行业推广。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并主动发声,包括参与标准化论坛、发表标准化成果、开展基于标准的宣传等。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适时申报标准创新贡献奖、工信部“百项团标”应用示范、企业标准“领跑者”等奖项,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