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 经科委 发布时间:2025-09-15 字体:[ ]

政协南通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构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农工党南通市委会


南通制造业门类丰富、基础扎实,是万亿之城的经济基础,但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于传统产业,能源结构依然呈现高碳特征,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有待进一步降低,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较大,在中国工业名城打造、传统产业焕新的浪潮中仍面临不少问题。

一、绿色低碳转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煤电能源企业技术瓶颈明显。不少传统产业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依然存在根基薄弱的问题,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着转型资源匮乏、人才缺失、数字化技术运用程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导致“转型难”“转不动”等问题。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日益关注,煤电企业面临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然而,这些技术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且改造成本高昂。一方面,超临界燃煤发电、循环流化床燃烧、碳捕获与封存(CCUS)等低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成熟度不足、运行效率不高以及经济性不明显。另一方面,设备改造可能改变设备的原有性能,甚至影响其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调峰能力,可能需要增设昂贵的蓄热或储热设备,这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

二、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动力不足,模式不清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和积极性受到其转型成本的制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在竞争市场中生存,只能将短期利益作为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从而忽略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也给企业推动低碳转型设置了障碍。部分企业的转型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将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大环境和国家政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

三、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显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次强调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而南通在这方面探索不够。在生态产业化方面,常州溧阳充分利用天目湖资源和“1号公路”,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宿迁利用泗洪濒临洪泽湖的生态优势,做优水产养殖、特色种植、生态产品加工等。而南通在生态产品的品牌力和竞争力方面与上述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为此,建议:

一、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消除技术制约。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推进重点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排查和淘汰、“零碳”及“近零碳”工厂培育等相关工作。推广海安高新区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的经验做法,综合考虑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推动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改进燃烧技术,鼓励电厂运用超临界燃煤发电、循环流化床燃烧等技术,进行设备改造和运行优化,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单位电量的碳排放。研发应用低碳技术,鼓励煤电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国际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享研发成果,共同推进低碳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应用。

二、坚持高端化发展,用好智能化手段。把握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契机,探索“园区引领+跨江融合”路径,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层面,推广大生集团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实现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的经验,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形成集群化、差异化的绿色低碳转型新格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广中远川崎、双弘纺织打造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的经验,立足不同细分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发挥各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搭建开放平台,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成本。

三、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内容和指标,做好生态产品分级分类认证,分类摸清生态产品本底情况。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结合生态产品的市场属性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信息。开展GEP核算,借鉴南京高淳、常州溧阳、浙江湖州等地经验做法,构建科学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全面推进GEP核算成果进规划、进考核、进政策、进项目。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业态支撑,推动建立相关产业分类目录,引导地方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加快优势领域产业发展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逐步形成“公用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品牌战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