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理论研讨

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17 字体:[ ]

行政后勤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整个政协工作的大局密切相关。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行政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后勤工作的挑战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入研究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切实把握行政后勤工作的规律,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政协行政后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树立责任意识是做好行政后勤工作的首要前提

政协行政后勤工作具有政治性特质,它不是中心,但要服务中心;它不是大局,但又牵动大局;它不是小事,但应从小事做起。对内关系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对外关系到政协机关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时刻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身的工作置于政协中心工作中去认识、去定位、去落实。要通过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来保证机关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转。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服务保障,在政协履职的全局中谋划行政后勤工作,使行政后勤工作跟上拍子、踩准点子、服务到位。要坚持落实责任、严格督查,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加大督促和检查的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行政后勤工作在全局中务实推进,在推进中服务全局。

二、树立服务意识是做好行政后勤工作的必要条件

政协行政后勤工作具有统战性特点,它不仅要为政协领导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为政协机关和机关干部职工服务,在很多方面还要为政协委员所代表的党派、团体、界别和联系的各方面人士服务。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中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不断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一要强化奉献意识。奉献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但首先是一种行动。做好政协行政后勤工作,必须强化奉献意识,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甘当无名英雄,甘做衬花绿叶,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把服务工作做实做好。二要强化细节意识。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无论事务多么细小,多么繁杂和琐碎,都必须当作大事一丝不苟地办好。尤其在接待工作中要特别注重细节,做到“心到、周到、礼到”。三要强化进取意识。政协行政后勤岗位的同志必须破除“到站码头”、“休闲港湾”等思想,自觉做到热爱政协事业,始终保持对行政后勤工作的满腔热情,自觉提升工作标杆,有效地履行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四要强化团队意识。行政后勤工作部门一般具有人员多、事务杂的特点,要坚持做到统筹兼顾,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事事处处以大局为重,这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要进一步发扬团队精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处室服从委室、全处服从全机关的大局观,以争创先进处室为动力,把行政后勤工作做实、做到位。

三、树立节俭意识是做好行政后勤工作的关键所在

行政后勤工作具有基础性地位,它涉及管理、服务和经营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后勤工作直接接触单位的钱和物,具有分配公共财物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后勤工作也是经济工作,也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效益。要着力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实行精细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从抓好政协机关财务管理、公务接待和车辆使用等方面入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节约意识,把资源节约贯穿于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公务接待、办会办事不铺张、不浪费,促进政协行政后勤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使用,不断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四、树立规范意识是做好行政后勤工作的有力保障

行政后勤工作具有规范性特征,管理科学化、保障制度化和服务社会化,是今后政协行政后勤工作的方向。用制度规范管理能克服随意性,增强主动性,提高自觉性,激发创造性。工作中应努力形成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政协行政后勤工作的保障体制,坚持用制度管理、用制度保障、用制度服务。要建立机关资产管理制度,改进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管理,推进资产的合理配置、有序流动、规范处置、有力监管。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标准,用制度规范和控制经费支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降低机关的运行成本。要强化预算支出监管,确保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和节约高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切实提高机关采购工作水平,完善运行规则。要加强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科学设置服务流程,明确工作标准,改进服务方式,着眼细节,精益求精,以规范化建设促进后勤保障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五、树立创新意识是做好行政后勤工作的不竭动力

行政后勤工作具有创新性要求,政协行政后勤部门在管理、服务、经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政协行政后勤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分不开的。当前,应着眼于政协机关职能运转的实际需要,着力转变不适应政协行政后勤工作发展的旧思想和旧观念。首先,要提高理论水平。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后勤干部不能仅满足于做具体工作、办具体事情,而要加强学习研究,切实把本部门的各项政策弄懂弄透,进而把握行政后勤工作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的要求,大力推进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把行政后勤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有深度,有水平;要着眼政协机关职能运转的实际需要,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创新,从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创新,努力实现由粗放性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合理使用各类经费,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资源的效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