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入海口,黄海之滨,南通这座“中国近代第一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长三角北翼。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南通孕育了“实业报国、敢为人先”的深厚工商基因。张謇先生创办大生纱厂的隆隆机声,至今仍在江海大地回响;“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通商精神,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今日南通,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3.8%的GDP、72.12%的税收和90%的就业岗位,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站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的重要节点,南通市工商联以促进“两个健康”为主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海内外通商在新时代勇挑大梁、担当作为、贡献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注入强劲动能。
凝聚思想共识 勇立时代潮头
2024年,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以《向海图强,做新时代实业报国者》的演讲,让张謇“士负国家之责”的箴言穿越百年时空。这位带领企业从乡镇作坊成长为全球光纤领域“隐形冠军”的老企业家,将研发中心大厅镌刻的实业精神,化作照亮新生代的火炬。
江海奔涌处,精神立潮头。南通这片浸润着张謇“实业报国”基因的热土,正以新时代的磅礴气象,书写着民营经济勇立潮头的壮丽篇章。在这背后,南通市工商联以“三维体系”为舵,引领万千企业家在时代浪潮中锚定信仰坐标,激荡出“强毅力行”的精神回响。64期理想信念培训班、4297人次思想淬炼,构筑起传承百年的精神堤坝。
面对“创一代”与“新生代”的时代对话,南通市工商联架起思想交融的金桥。苏港青年企业家合作发展交流会上,两地青年才俊齐聚张謇故里,以“创新驱动发展 青年铸就未来”的强音共鸣,激荡出传承与突破的智慧火花;上海·南通青年企业家合作交流座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思维碰撞中绽放创新光芒。去年以来,16场座谈会的背后,是青年企业家培育行动的视野开拓,更是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的薪火传承。
当“光彩事业+”模式与时代脉搏同频,通商群体的精神境界在西部高原绽放光芒。在陕西汉中,“万企兴万村”项目孵化的茶产业合作社,正书写着“绿叶变金叶”的共富传奇;在青海玉树,南通四建集团建起的“光明学校”,用光伏板为高原教室点亮知识之光……南通市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东西部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赴甘肃、宁夏、青海等25个省份自治区开展劳务合作,大力促进就业增收,带动人均增收约8万元。实施光彩事业及公益慈善实业项目36个,累计捐赠6.85亿元,涌现省级典型项目3个、金融机构2家。数字背后,跃动着通商群体“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追求。
大江奔流,精神永驻。从张謇垦牧乡里的家国情怀,到新时代企业家勇闯科技攻坚;从百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启蒙之光,到如今“万企兴万村”的共富实践,南通民营企业家在工商联引领下,正以“挑大梁、勇担当”的姿态,在江海交汇处续写着时代华章。
聚焦发展大局 铸就百年基业
长江入海口,实业报国的基因在南通澎湃涌动。2024年,中天科技集团以“固本兴新、合规精进”之姿,在绿色能源、通信网络领域劈波斩浪,全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南通首个千亿级制造业企业。这一里程碑背后,是南通“千亿为龙头、百亿为引领、五十亿为骨干”的大企业培育格局的成型,更是南通向“中国现代工业名城”迈进的铿锵足音。
从薛伟成以LOVO品牌撬动电商市场,到家纺产业破茧成蝶;从薛济萍将乡镇工厂锻造成六大领域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到石明达率通富微电子打破半导体封测技术垄断——南通不断涌现的杰出企业家以实业为笔,在江海大地书写传奇。十年间,7位“张謇杯”杰出企业家、31位“杰出通商”和40位改革开放先锋,以“挑大梁、勇担当”的雄姿,在工商联引领下激荡出实业报国的时代强音。
在此背景下,2024年“强链扩群、 向海图强”推进会再添浓墨重彩:启东举办2024南通·启东(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题推介会,12个优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秀;崇川发布“六链千企共发展”系列活动,聚焦趋势、龙头、机制、服务四个关键开展近30场专题活动,助推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新质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阳光雨露。南通市工商联界别提交的《关于高质量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建议》被列为市委主要领导领办重点提案;《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中23项建议转化为政策东风,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在“民营经济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上,46条企业建议获职能部门100%现场回应,代表委员满意度达100%,彰显政企同频共振的强劲合力。
在南通市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南通正吸引着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过去一年,南通举办了15场全球推介活动,收获了超过100条项目信息和480亿元的意向投资,总投资10亿元年产30亿只电子连接器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南通市工商联以“强化‘内引外联’赋能招商引商”为题,在全市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此外,“百家商会千家民企进高校”活动吸引了超过27000名学子投递简历,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储备了大量新生力量。
南通市工商联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从通富微电并购AMD马来西亚工厂,到中国天楹在“一带一路”打造环保产业平台;从中天科技五大海外基地覆盖147国,到梦百合全球制造版图横跨三大洲——400多家南通企业近900个境外项目,90亿美元投资点亮80余国。这既是百年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当代回响,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南通答卷!
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行稳致远
江海奔涌,难免暗礁;企业扬帆,亦需破浪。去年初春,崇川开发区某科技企业董事长手握抵押材料伫立崇川区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历史遗留的审批壁垒让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骤降30%。南通市工商联联合巡察组雷霆启动“破冰行动”,20天内8次走访园区、银行、街道,推动崇川区创新“承诺制+信用评估”快速通道,最终以2.7%利率置换2000万元贷款,年省利息20余万元,抵押办理时间压缩三分之二。这场“及时雨”不仅浇灌了企业发展信心,更折射出南通市工商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行稳致远的坚定决心。
这样的护航故事已成江海常态。自2022年“万家民企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工商联系统累计走访9000多家企业,收集近5000条问题诉求,协调解决率超80%,构建起立体化护航体系;商会警务服务站为企业追回损失超亿元,商事调解中心两年化解3.05亿元纠纷。“法治护企不是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安全感”——企业家的肺腑之言,印证了“万所联万会”机制联动百家律所、商会仲裁中心入选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标杆的实践价值。
刀刃向内的改革催生政企互动新生态。南通市工商联创新打造政企好通“两个健康”沙龙,联合发改委、工信局等10个部门,围绕劳动用工、外贸进出口等急难愁盼,与40余家商会300多家企业展开零距离对话。20家重点商会设立的营商环境监督站,让六大千亿级产业握紧“直通话筒”。
从市级警务服务中心到161家基层服务站,南通织就全国首个商会警务服务三级网络。“商无忧”平台半年实现103件诉求闭环处置,开发区“警企联盟”覆盖90%百亿级项目,2000家企业沐浴“警商共治”的惠企春风。而成立两年多的商会仲裁中心,以62件案件、2.5亿元标的的实践成果,入选江苏省民营企业产权司法协同保护创新实践典型,更推动“商事调解和商事仲裁”写入2024年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当“枫桥经验”升华为现代化治理模式,当“万事好通”品牌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南通民营企业家在市工商联引领下,正以破浪之势勇立潮头。这片江海交汇的热土,始终激荡着政企同心、共谋发展的壮阔和声。
汇聚全球通商 共筑江海梦想
除夕夜的南通街头,饭店与餐饮业商会送出的第5万份“爱心年夜饭”,让孤寡老人与环卫工人的团圆餐桌升腾起通商温度。连续18年的温暖接力,不仅是一城烟火里的善意绵长,更是南通商会“勇担当”的生动注脚。
药品业商会倾力推出的“用南通药放心”彰显品质,盐城商会创新构建的“校商企公共服务平台”赋能发展,青年民营企业家商会匠心打造的“‘红·传承’思享会”激荡思想……这些特色品牌如璀璨繁星交相辉映,汇聚成南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星河,照亮了民营经济奋进的宏伟征程。
这样的担当精神,正随着通商足迹向全球延伸。2024年,河北、广西两家在外商会揭牌成立,44家全国南通商会、46家海外南通商会织就“通商全球网”。从南半球的技术合作到北美洲的产业布局,通商群体在市工商联引领下,将江海梦想书写成跨越经纬的实业篇章。
基层土壤的深耕,让商会根系愈发茁壮。海安市商会综合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全方位护航企业发展;如皋市出台县域商会秘书处职业化建设规范,“双向选聘+阶梯培养”机制破解商会秘书长空缺难题;海门区商会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后,近30场“政企早餐会”破解企业用地、用工难题……“没想到审批这么快!”某新材料企业负责人手握扩产用地批文时的由衷赞叹,正是南通商会从“虚架子”到“实平台”华丽转身的生动注脚。如今,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已实现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全覆盖。
数据为南通商会的担当写下硬核注脚:409家市内商会组织、5.7%年增长率全省第二;4.6万会员、11.2%年增幅全省第二;党组织覆盖率100%全省第一。这份成绩单,映射出《商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澎湃动能。南通民营企业家在南通市工商联引领下,正以“挑大梁”的魄力、“勇担当”的作为,在江海交汇处激荡出新时代实业报国的壮阔和鸣。
本文刊登于2025年5月23日《南通日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