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仅靠各级财政资金的补助,资金缺口大;仅靠村民个人参与,小打小闹难成气候。为此,6月9日,高港区大泗镇政协委员活动小组以“撬动社会资本,建设美丽乡村”为议题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高港区政协主席薛永忠、大泗镇党委有关同志及部分区政协委员、村居干部、乡贤代表参加。
会前,协商议事会成员来到大泗镇佴陈村实地参观了幸福家园项目现场,并听取该村“三力众筹”全民参与共建幸福家园的相关情况。随后,在佴陈村村民议事堂进行圆桌协商,大家畅所欲言,现场气氛融洽。“建设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上要彰显地方功能,挖掘亮点特色,比如康乐的蔬菜大棚、马龙的黄蜀葵种植、大马的水生植物园、前进的阳光宴会厅等都具有鲜明特色,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最终形成特色产品和产业集群。”区政协委员程永进建议。区政协委员吴琦认为,要着力培育文化旅游品牌,以小切口争取更大的市场蛋糕,比如将霍堡牛肉品牌融入全域旅游。区政协委员、乡贤能人纪德峰表示,将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引导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加入家乡建设行列,引发“滚雪球”效应,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人翁作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中去,让群众唱‘主角’,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村民从‘台下看戏’到‘台上唱戏’、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杨营村党总支书记杨学军表示。“要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统筹抓好项目落户的审查机制和推进实施的监督机制,保护好群众的“命根子”和“钱袋子。”区政协主席薛永忠强调。
经过热烈讨论,协商议事会成员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撬动社会资本,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人”,这样乡贤更愿意回归,客人更愿意留下,发展美丽乡村也才更有底气。其次,要注重产业发展,深化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完善村企合作共建机制,找准双方的契合点,变“单向帮扶”为“互动合作”。第三,要创新发展理念,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与投资主体共建共享,拓宽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第四,要擦亮地方品牌,充分利用纪松等乡贤的名人效应,打响特色品牌,提升区域知名度。第五,要搭建“金融支农”平台,扩大金融服务合作面和覆盖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更多金融活力。第六,要培育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涵养乡村人文精神,释放“美丽乡村”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