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书记,要麻烦你们村里一趟了,这不年前拿了政府的拆迁安置房,本来准备欢欢喜喜过年的,没想到儿女为了争房子,不仅年没过成,现在连养老都成问题了,还请村里帮忙协调一下。”新年上班的第二天,46组曹老伯夫妇颤颤巍巍地到村办公室寻求帮助。
宝云山村常住人口2500多人,60周岁老人达55%以上。自2024年绕城高速拆迁安置房分房之后,类似因拆迁安置引发的养老矛盾在宝云山村偶有发生。为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形成“崇孝向善、以孝促治”的生动局面,近日,宝云山村结合本村养老矛盾实际,就“树立厚养薄葬,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开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协商议事前,村党总支书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召集人曹兵组织区政协委员、村干部、村民代表,入户走访近100户家庭,深入了解村内老人生活现状。
百善孝为先。老人生前都希望得到子女的关爱和照顾,晚辈在亲人生前应尽心赡养,让他们安享晚年,去世后丧葬祭祀尽量从简。在协商议事会上,代表们结合商前调研情况,就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区政协委员耀宗表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后人,将长辈去世后的葬礼举办的再隆重,也不如老人在世时尽好自己的赡养义务。简而言之,与其‘厚葬’,不如‘厚养’。”
村民代表钱汉英说道:“长辈在世时,子女要尽可能给予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老人去世后,子女操办丧事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争脸面、讲排场、摆阔气,奢华办丧,甚至‘打肿脸充胖子’,既增加丧葬成本,更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非常不可取。
镇党委委员费志强表示:“我们应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身边群众真正在思想行动上尊敬老人,衣食起居上照顾老人,物质生活上宽待老人,生病就医上护理老人,让老人居住放心、生活舒心,让老人精神富足、生活精彩,以实际行动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夯实‘厚养’思想的基础上,也要持之以恒推动‘薄葬’的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议事代表们畅所欲言,最终达成以下共识: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黑榜制度,通过正面教育和制度约束的方式,让村民逐渐接受“厚养薄葬”观念。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同志来到二甲镇长庚托老院参加“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社会文明实践活动,慰问孤寡老人。
“移风易俗,移的是‘跟风、歪风、邪风’,易的是‘粗俗、庸俗、低俗’,是破除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文明新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二甲镇宝云山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召集人曹兵这样说道。
(转载自通州政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