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有事好商量” > 本地动态

气也顺了,事也成了
——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南通实践

来源: 委员工委 发布时间:2023-02-22 字体:[ ]

“没想到盼了这么多年的事情,终于成真了!”住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兴新村的陈阿姨望着煤气灶里冒出的火苗,高兴地说。火光映衬着她发自内心的笑容。

海兴新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没有通管道煤气,居民一直过着扛煤气罐爬楼的日子,随着小区里的老人越来越多,小区“瓶改管”工程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户型复杂等因素,工程进度低于预期,有20幢居民楼不具备管网铺设的条件,已经铺设完成的住户也没有实现通气。海兴路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以“加快推进海兴新村管道煤气工程”为议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居民群众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就如何优化施工方案、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等集思广益,进一步形成共识,推动问题解决。这是南通政协持续推动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2019年7月,在中共南通市委统一领导下,南通市政协锚定新方位新使命,在江苏省率先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政协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实践,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工作格局。

2.22本地动态.png

发挥政协协商独特优势,把握好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边界,议题选择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紧扣公共事务、公众利益、公益事业,多请群众说、多让大家议、多解百姓事。

“大家一起好说好商量,把话说开、把事理清、把理讲透,让难事不再难办。”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通过“请进来、走下去、联起来”,拓宽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确保群众代表不少于1/3,邀请利益相关方代表,以及市县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和应用型智库成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协商参加协商议事活动;在村(社区)层面的协商中,邀请村(社区)网格长或网格员代表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协商,推进协商议事与村(社区)小组、综治网格全面融合,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的要求落到实处。

“有事来商量,情况清楚了、意见说出来了,气也顺了、事也成了。”参加协商议事的群众代表由衷地说,“不仅促进了群众之间的沟通,和居委会之间的沟通也更加多了”。正是一桩桩实事的办成、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了邻里乡亲关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已在江海大地蔚然成风,日益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常态。

3年多来,坚持规范不繁琐、简便不简单原则,全市共开展22964次协商议事活动;累计38万多人次参与,其中各级政协委员3.14万人次;形成意见建议6.8万条,并转化成一大批高质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特长提出建议。”市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了解到更多界别群众的心声,让提案和社会情民意信息有了源头活水”。全市近3000名各级政协委员全部编入相应界别和分片联系的协商议事室,委员身份“亮起来”、力量“沉下去”、活力“热起来”,协商议事已成为委员双向发力的“新平台”。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成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了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作用,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互赋能,展现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大格局中认清职责使命,彰显政协作为。”南通市政协主席黄巍东说,“我们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制度化实践,扎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有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打通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