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就能充电,再也不用绕路找桩了!”天熹社区居民顾先生看着楼下新安装的新能源充电桩,满意地说道。近日,金沙街道天熹社区将新能源电车充电桩建设纳入“和熹睦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结合协商议事平台,用贴心服务解决了居民的“充电焦虑”。
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更多家庭,“充电难”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新课题。市政协委员张国彬、区政协委员张丽华与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不少居民反映充电要跑远路,部分人甚至私拉电线充电,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隐患。
“和熹睦邻”就是要从群众需求出发,把实事办在点子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协商议事室召集人张肖表示。为此,社区专门召开了"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专题协商议事会,邀请挂钩的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共同参加。会上,市政协委员张国彬表示:“要统筹考虑社区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充电点位”。区政协委员张丽华建议:“要注重充电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居民代表徐娟说,“希望保证充电桩的数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建议在天熹广场足球场门口附近规划建设6个充电车位,并统一安装支持扫码充电、实时计费的智能设备。
为让充电桩既合规又实用,社区充分吸纳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的建议,组织居民代表和物业召开建设协调会,全程征求建设布局、设备选型等方面意见。施工中,政协委员们和社区干部多次到现场调研督导,及时协调解决线路优化等问题,确保工程高效推进。
充电桩投入使用后,天熹社区私拉电线现象消失了,居民充电更方便,邻里间因充电起的小摩擦也少了。此次充电桩增设,是天熹社区“和熹睦邻”品牌打造与协商议事工作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社区始终聚焦民生需求,通过“协商在一线”的工作方法,用一件件实事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未来,社区将继续用好协商议事平台,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幸福家园”更有温度。